战争,不会发生在东方。
这是大明朝和欧罗巴人的共识。
没有任何盟约协议,但双方都非常清楚,欧罗巴人只要不到陆地撩拨大明皇帝,他们在外海非常安全。
大明朝则认为,海路十万里之遥,欧罗巴人派舰队到东方,承受不起丝毫损伤,朝廷可以用一根指头捏死他们,且海贸断绝,海盗还会盛行,不如继续下去。
在这种大环境下,欧罗巴人多次派国使上岸,都被皇帝拒绝,东方成为欧罗巴人眼里傲娇的贵公子。
既然政冷经热,那就安心做海贸,除了传教士蹦跶一下,官方层次,谁都不搭理谁。
但东方还是不了解海盗的思维,海盗老实是因为他实力不够,并非尊重。
大明朝以己度人,以为西方也知道‘礼仪’这个词。
吕宋的华民遭到惨绝人寰的待遇,被连续两次屠杀,朝廷却无动于衷。
直到郑芝龙横空出世。
一官帮属于本土近海作战,优势太大,大小佛郎机人被郑芝龙简单的穿插游击战术搞得精疲力竭。
这时候他们才想起来,到东边是做生意,不是来打架。
大小佛郎机人连连喊停,承认了郑芝龙的存在,接受了被抽税。
郑芝龙无形中庇佑了外海的无数华民。
然后…荷兰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