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牙人把马六甲的基地高价卖给荷兰人,撺掇他们与郑芝龙开战。
荷兰人一开始也没敢大搞,在澎湖试探了两次,恰逢阉党与东林厮杀,朝廷根本没兴趣,福建官员也失去耐心,把大明朝唯一的外海巡检司撤掉。
荷兰人尝到甜头,开始与郑芝龙厮杀。
两年后,认输了,同样喊停,基地距离黑水沟太远,完全不具备海战条件,得先在夷州筑城。
郑芝龙这时候聪明过头,允许荷兰人到夷州筑城。
因为郑芝龙清楚欧罗巴的具体情况,从法理上说,大明外海的欧罗巴人都属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
葡萄牙、荷兰都属于其子民,葡萄牙人臣服西班牙,荷兰却在抵抗,双方处于战争状态。
郑芝龙认为荷兰人能制衡西班牙人,却不知道欧罗巴在生意上,对待东方的态度一致。
西班牙人也乐意看到荷兰人打败郑芝龙,暗中给荷兰人提供补给和弹药,卖力撺掇。
去吧,尼德兰少年。
然后…料罗湾海战爆发,一门心思偷鸡的荷兰人,被郑芝龙用落后的造船技术打败,劈头盖脸一顿揍。
嗯,老实了,缴税通商。
无论有没有陆天明,料罗湾海战荷兰人都不会赢,因为他们败不起。
你能偷袭郑芝龙一次,不可能偷袭他十次。
郑芝龙能失败十次,只需要赢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