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周十一年,顺天府承天门广场。
朱五六手扶汉白玉栏杆,俯瞰着城下蝼蚁般忙碌的人群。
迁都一载,曾经的燕京城池已扩建三倍,青砖灰瓦间处处可见玄色大周军旗,护城河上漕船往来如织,载着江南的丝绸、岭南的香料驶向北方。
想想一切都跟做梦一样。
就在这时,有八百里加急的文书。
内官捧着鎏金漆盒跪地,盒中朱漆文书上 “海寇” 二字赫然入目。
朱五六捏着文书的指节泛白 —— 自灭明之后,沿海倭患与残明水师勾结,竟在泉州外海劫了三艘官船。
朱五六皱起来了眉头,当即就决定复活三个人。
“复活张衡,沈括和郑和。”
要说起来这三个人,简直就是那个时代的佼佼者。
张衡,科学家、文学家。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领域成就斐然。
他制造的浑天仪,精准演示天体运行,如 “庖丁解牛” 般将宇宙奥秘呈于世人眼前。
地动仪更是巧夺天工,以铜球落樽之法,能测千里之外地震方位,堪称古代地震监测的 “千里眼”。
这般奇才,于机械构造、天文观测上的深厚功底,正可用于打造更精良的航海仪器,为水师出海保驾护航。
沈括乃举世罕见的全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