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巍峨的漠北王庭内。
朱五六端坐于龙椅之上,扫视着殿下群臣。文武百官列队整齐,手中捧着各自精心准备的迁都方案。
“诸位爱卿,今日便将迁都之事敲定。”
诸葛亮率先出列,展开一卷详尽的舆图,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顺天府的各项优势。
“陛下,臣已将顺天府的利弊一一梳理。顺天府不仅地理位置优越,且如今朱标将军已在当地建立起稳固的秩序,粮库充盈,民心归附。更为关键的是,自应天至顺天,水路畅通,便于大军与物资的调配。”
他有条不紊地陈述着,条理清晰,令人信服。
李世民微微颔首,补充道。
“诸葛丞相所言极是。顺天府靠近北方边境,可有效防范草原部族的侵扰,同时又能辐射中原与江南。我朝新立,需快速稳定局势,顺天府无疑是最佳选择。”
项羽虽心有不甘,但也不得不承认顺天府的优势,闷声说道。
“既如此,顺天府便顺天府吧。”
吕布也点头附和,不再坚持洛阳。
嬴政轻抚胡须,思索片刻后道。
“顺天府可作为权宜之都,待岭南彻底平定,再作长远打算。”
朱五六听闻,满意地大笑起来。
“好!就依众爱卿所言,定都顺天府!即刻筹备迁都事宜,命朱标全力整修顺天府宫殿,疏通河道,确保迁都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