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括乃举世罕见的全才。
他博闻强识,《梦溪笔谈》一书,涵盖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诸多领域,记载了活字印刷术等重大发明,堪称古代科技的 “百科全书”。
他曾主持汴河疏浚工程,以分层筑堰之法测量地形,使河道畅通无阻。
郑和,航海巨星。
他七下西洋,率领庞大船队,足迹遍及三十余国,最远至非洲东海岸与红海沿岸。
其船队规模宏大,船只种类繁多,有宝船、马船、粮船等,配备先进的航海罗盘、计程仪等,航行中更掌握了季风规律,如 “善驭风者行万里”。
如今海寇肆虐,郑和丰富的航海经验、出色的船队指挥能力,正是组建强大水师、剿灭海寇的不二人选。
此三人,或精于科技,或通于地理,或长于航海,各怀绝技,恰似三颗璀璨星辰,即将在大周的天空中绽放光芒,为解决海寇之患贡献各自的智慧与力量。
“宣郑和、沈括、张衡觐见。”
朱五六将文书甩在案上,目光落在墙上大幅海图,暹罗、占城、大食诸国的标记旁,都画着刺眼的骷髅旗。
半个时辰后,三位身着青色官服的文臣疾步入宫。
郑和腰间玉牌刻着 “宝船监造使”,沈括袖口绣着浑天仪纹章,张衡手中则抱着三尺高的铜制船模。
“陛下,臣等已改良福船龙骨,采用水密隔舱法,即便三舱进水仍可航行。张大人改良的罗盘,已能在暴雨中稳定指南。?。”
沈括率先开口,指尖划过船模上凸起的网格。
张衡呈上巴掌大的青铜罗盘,天池内浮针正稳稳指向南方。
“臣在磁针上涂了犀角粉,经月不蚀。若配以郑和大人的牵星术,远洋航行可保无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