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快穿:什么时候才能混吃等死 > 第314章 古代农家举子6(第2页)

第314章 古代农家举子6(第2页)

用了五个月时间,他升入了丙班,丙班学子的学问确实比丁班的好点,至少知识面更广,对时事的见解也更言之有物。

就这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三年多时间就过去了,又到了一年乡试时间,这时刘玉溪也升到了甲班,不过月考成绩还是班里后几名。

今年乡试前,夫子说过,班里前三名学子有很大希望中举,第四名到第十名的学子就得看命了,要是正好考到他们擅长的,或者他们的答卷观点正好迎合了主考官,那就有一定概率中举,要不然,就得等下一科了。

至于刘玉溪这样班里垫底的,那是肯定没有希望的,但刘玉溪还是参加了这次乡试,就为了积攒一下考试经验。

丰州府城就有贡院,所以刘玉溪就在府城考试,也就是多花一点钱罢了,提前考一次,下一次才能更习惯贡院的考试环境。

虽然也问过一些同窗,可她还是无法想象贡院的号舍有多小,直到他自己进了考场。

刘玉溪都惊呆了,等送他进号舍的衙役走了,她才仔细打量起眼前的号舍来,三面有墙,南面无门敞开,内部宽3尺、深4尺,前檐高6尺,后墙高8尺。

两边的砖墙上,离地47厘米高和78厘米高的地方,分别留了一道砖托,用于搁号板用。

号板由两块木板组成,如果将这两块号板都放在下面那一道砖托里面,合起来能够铺满号舍,就变成了一张床。

如果考生需要答题写字,就将靠外面的号板挪到上面的砖托上,里面的号板不动,这样就组成了一套桌椅。

考生睡觉的时候躺在木板上,脚伸到木板外,反正就是将就,还好古代人身高没有那么高,考科举的也大多比较瘦。

乡试一共考三场,每场都是三天两夜,也就是说,刘玉溪得在这个小屋里呆九天六夜,而且是吃喝拉撒睡都在里面,直到每场考试交卷才能出去。

会试和乡试一样。只是考场换到了京城而已。她现在终于能理解范进中举后为啥疯了?考了大半辈子,往里面填了多少钱?耗费了多少心神?受了多少磨难?

要知道会试都在八月中旬,这么热的天,在这么一个小小的房间里,哪怕大号可以上厕所,但小便都是在号舍用小黑木桶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