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觉醒阴阳眼,我成了都市风水王 > 第115章 学术交流(第2页)

第115章 学术交流(第2页)

瑞士,日内瓦。

湖光山色,空气清新得让人心醉。研讨会在一座古老的大学礼堂内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专家齐聚一堂,肤色各异,语言不同,但眼中都闪烁着对知识的渴望。

林青阳穿着一身改良的中山装,沉稳内敛,在普遍西装革履的学者中显得有些特别,却也自成一派气度。谢雨晴作为他的助手和翻译,陪在他身边,一身干练的职业套装,更添了几分知性美。

会议日程安排得很满。前几日的发言者,有研究古埃及神秘学的教授,有阐述玛雅文明宇宙观的学者,也有分析凯尔特德鲁伊文化的专家。林青阳认真聆听,心中暗暗比较。他发现,尽管文化背景、表现形式千差万别,但许多古老智慧体系的核心,都似乎指向某些共同的宇宙规律和生命奥秘。

轮到林青阳发言的那天,他平静地走上讲台。

台下,数百双眼睛注视着他。有好奇,有审视,也有几分不易察觉的轻视。毕竟,在西方主流学术界看来,东方的“算命”,多少带点迷信色彩。

林青阳没有直接切入命理,而是从华夏古老的“道”字讲起,讲阴阳,讲五行,讲它们如何构成宇宙万物的基本框架,又如何体现在自然变化和人体生命之中。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能直抵人心。谢雨晴的翻译精准而流畅,将那些深奥的东方哲学概念,尽可能清晰地传递给在场的每一位听众。

他没有展示任何“神通”,没有故弄玄虚。他只是平静地阐述,如同一个智者在分享他对世界的观察和感悟。

“……所以,华夏命理,并非简单的宿命论,更非迷信。它是我们祖先观察天地、认知自我的一套智慧体系。它告诉我们,万事万物皆在变化,而变化之中,有其规律可循。知其规律,方能顺势而为,趋吉避凶,更好地掌握自己的‘运’。”

演讲结束,台下安静了几秒,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许多之前带着怀疑目光的学者,此刻都露出了深思和赞赏的表情。

在随后的自由交流环节,林青阳的展台前围了不少人。

一位白发苍苍,戴着深度眼镜,名叫阿兰·杜邦的法国教授,是研究符号学的权威。他操着略显生硬的英语问道:“林先生,您所说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它们之间相生相克的关系,这和我们西方炼金术中提到的四元素(土、水、气、火)以及‘以太’有何异同?我感觉其中似乎有某种深层联系。”

林青阳微微一笑,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他耐心解释道:“杜邦教授,五行不仅代表具体物质,更代表五种基本能量的运行状态和趋势。它们之间的生克制化,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系统。这与西方四元素理论,在探求宇宙本源的哲学思路上,确有相通之处。或许,古老的智者们,只是用了不同的语言,描述了同一个宇宙的某些面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旁边,一位身着印度传统服饰,眉心点着朱砂的学者,双手合十,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林先生,我是来自印度贝拿勒斯的占星师,拉杰什·夏尔马。我听了您的演讲,深受启发。我们印度的‘乔蒂什’(Jyotish,即吠陀占星学),也强调行星对人类命运的影响,以及通过特定的仪式和宝石来改善运势。我发现,贵国的‘择日’之学,与我们的‘穆赫urta’(Muhurta,选择吉时之学)非常相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