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高顺接过各国国书,略一浏览,沉声道:“大司马仁德,泽被苍生。凡诚心归附,永为藩属者,大司马必视如赤子,保其疆土,护其商旅,使其免受外敌侵扰,共享太平之福!尔等所求册封,本将自当奏报长安,大司马必有恩旨!”
“谢大将军!谢天可汗恩典!”众使臣面露喜色,齐齐躬身行礼。
“此外,”高顺话锋一转,目光扫过众人,“大司马有令:为畅通商路,惠及万民,特设‘西域护商道衙’,总领丝路事务!自长安至敦煌,驿站体系已然竣工!自敦煌西出玉门,凡我藩属境内,亦将广设驿站,保护商旅安全!”
他指了指帐外:“护商道衙将推广新式四轮货运马车,其载重、速度、耐久,远胜驼队!凡登记在册、遵纪守法之商队,皆可租赁或购买!商税从优,沿途关卡,不得重复征税,不得无故刁难!”
此言一出,众使臣更是喜形于色!更快的运输工具,更安全的商路,更优惠的税收!这意味着滚滚的财源!他们仿佛看到了堆积如山的丝绸、瓷器和茶叶,正通过这条焕然一新的丝路,源源不断地运往西方,换回更多的金银和珍宝!
“大司马圣明!天可汗万岁!”帐内响起一片由衷的欢呼。
仪式结束后,高顺亲自陪同各国使臣,参观了敦煌城外的驿站体系和正在组装的新式四轮马车车队。
宽阔的官道上,每隔三十里便设有一处驿站。驿站建筑坚固,有水井、马厩、仓库和可供商旅休息的房舍。驿站之间,信使骑着快马,传递着公文和消息。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驿站旁停靠的一长串新式四轮马车。
这些马车车身宽大,结构坚固,车轮包裹着特制的耐磨皮革。最核心的是那精钢打造的轴承和转轴,在工匠的演示下,转动起来异常顺滑,几乎听不到刺耳的摩擦声。一匹健马,便能轻松拉动装载千斤货物的车厢,速度远非驼队可比。
“此车…真乃神物!”疏勒使臣抚摸着光滑的轴承,啧啧称奇,“若行于我国戈壁,必能省去无数脚力!”
“不仅如此,”凉州主将补充道,“护商道衙将统一调度车队,按驿站接力运输,确保货物昼夜兼程,安全快捷!”
就在这时,远方传来一阵悠扬而熟悉的驼铃声。一支来自更西方、尚不知中原变故的大型粟特商队,正赶着数百头骆驼,驮着沉重的货物,缓缓向敦煌行来。驼队绵延里许,在戈壁滩上拖出长长的影子,显得缓慢而沉重。
使臣们和凉州官员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官道上那支整装待发、由数十辆新式四轮马车组成的车队。车队领队一声吆喝,马夫挥动长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