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钧正带着几名工部匠人,亲自向围观的西域商人和本地百姓讲解、演示这些器械的妙用。他指着四轮马车的轮轴:“此乃精钢轴承,以水力锻锤反复锻打,再经磨石精研,转动之滑顺,远胜旧物。载重千斤,日行百里,损耗减半!”
他又指着提水绞盘:“此物用于深井汲水,或矿山提升矿石,事半功倍!其核心机括,与我军强弩之枢机,同出一源!”
围观的西域商人,尤其是那些来自产马大国如大宛、康居的商队首领,看着这些明显超越他们认知的器械,眼中充满了惊奇和贪婪。他们深知,更高效、更耐用的运输工具,意味着更丰厚的利润和更远的商路!
“马先生!”一位高鼻深目、衣着华贵的于阗国使者忍不住上前,用生硬的汉语问道,“此等神物…可能售与我等于阗?”
马钧微微一笑,摇了摇头:“此乃大司马工部所制,暂不外卖。然…”他话锋一转,“若贵国诚心归附,尊奉大司马为‘天可汗’,永为藩属,则大司马仁德,或可遣工匠,助贵国仿制改良,并开通商路,共享此利。”
“天可汗…”于阗使者低声重复着这个带着草原霸气的尊号,眼中光芒闪烁。
数日后,玉门关内,凉州兵团中军大帐。
气氛庄重而肃穆。
高顺端坐主位,左右是军中司马及敦煌郡守等官员。
帐下,以于阗国正使为首,疏勒、龟兹、鄯善等西域大国使臣次第而坐,身后是捧着礼单和贡品的随从。他们大多风尘仆仆,脸上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但眼神中却充满了敬畏和期待。
“诸位远道而来,辛苦。”高顺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司马扫平中原,定鼎长安,天命所归。今遣尔等前来,所为何事,本将已知。”
于阗正使率先起身,右手抚胸,深深一躬,用流利的汉语说道:“尊贵的大将军!于阗国王闻大司马神威,扫清六合,德被四海,不胜仰慕!特遣外臣,献上于阗美玉千斤,骏马百匹,并…并愿尊奉大司马为‘天可汗’,永世称臣纳贡,绝无二心!”他双手奉上礼单和国书。
紧接着,疏勒、龟兹、鄯善等国使臣也纷纷起身,献上各自的贡品和国书,表达臣服之意。贡品琳琅满目,有温润的和田美玉,有神骏的西域宝马,有璀璨的各色宝石,还有珍贵的香料和毛皮。他们口中,无不称颂刘基的“神威”与“仁德”,恳请“天可汗”的册封与庇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