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论,耙耳朵的自我修养 > 第245章 华夏诗词的奥妙之处(第3页)

第245章 华夏诗词的奥妙之处(第3页)

徐颖轻笑一声说道:“萌萌,在我们华夏的传统文化里面,像这种私人之事,不可以把意思说透,因为那样就会显得特别庸俗陋趣,斯文扫地,乏善可陈,不值一提。

只能寄情表意,隐义暗喻,托词诉愿,附曲颂情。

这样才会促使读者,刻意去发现诗词中的隐藏含义,同时起到沁心透魂的美妙效果,懂了吗?”

“哦,原来如此啊。不能明言,只能暗喻,那你总要给我一点提示吧。”

徐颖在脑海里想了一下,然后羞怯的看了一眼旁边的陈大柱。

对张萌萌说道:“请你背诵一下,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诶诶诶,老徐,存心的吧?这就是你的不对了,你闺女才17岁啊,怎么能让她在此时背诵这首呢?”

“柱子,你放100个心吧,我的女儿有几斤几两我知道,我敢打包票,她绝对猜不出来。”

陈大柱撇撇嘴,也没再说什么,只能抱着胳膊,听张萌萌背诵。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徐颖摆手打断她的话,先向陈大柱妩媚的眨了一眼,然后才自信满满的坏坏提醒道:“闺女,前面三句都是‘走过场’,‘重点’就在这最后一句,仔细品味哦,继续背诵。”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不就是惊起了一群鸟而已,这有什么嘛。看你一副神秘兮兮,痴迷呆醉的样子我就来气。”

张萌萌两眼翻白,徐颖得意洋洋的说道:“柱子,怎么样啊?我说的没错吧?你的顾虑纯粹就是多余。”

陈大柱笑着说道:“胆大心细,还是老徐了解萌萌啊。”

“小姨夫,你们究竟在说什么呀?我怎么一句也听不懂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