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卫的工坊内,熔炉映红了李长庚满是煤灰的脸。他盯着坩埚中翻滚的铁水,突然将一铲炉甘石粉末撒入,剧烈的化学反应腾起青紫色火焰。"成了!"学徒们围拢过来,只见铁锭表面凝结出一层泛着银光的合金,硬度测试锤敲击后竟只留下浅痕。
与此同时,林远在书房展开泛黄的《水经注》,手指停在"高奴县有洧水,肥可难,燃之极明"的记载上。西域商队曾带回的"石漆"传闻、北宋《梦溪笔谈》中"石油至多,生于地中无穷"的论断,此刻在他脑中交织成新的思路。但他深知,开采与利用这种特殊资源,必须得到朝廷许可。
"苏婉娘,备齐文书,随我即刻进京面圣。"林远将北疆军情急报与泉州海战图叠放在案头,"蒸汽之力虽强,但终究受困于燃煤与铸铁,或许那地底的黑色液体,才是破局关键。然此事关涉重大,非圣上首肯不可行。"
次日,紫禁城文华殿内,林远展开《水经注》中关于石油的记载,向万历皇帝奏道:"陛下,陕北高奴县所产石脂水,燃之极烈,若善加利用,既可提升蒸汽动力之效,更能制出奇兵利器。但此物开采、提炼需设官办工坊,严禁民间私售,方能保我大明独有其利。"
万历皇帝摩挲着奏疏,沉吟道:"私售者以通敌论处?此令严苛,恐生民怨。"林远叩首道:"陛下明鉴,葡萄牙人已在窥探此物。若流入敌手,他日必成大患。臣恳请设立'黑金署',专司石脂水开采、提炼与军用,所需工匠、物料皆从官库调拨。"
经内阁多日廷议,最终准奏。万历皇帝下旨:"着海运联盟协同工部,于延安府设黑金署,开采石脂水。严禁民间私采私售,违者按通敌例处置。所需资费,暂从内帑与市舶司关税支取。"
获得旨意后,林远立刻行动。三日后,延安府的沟壑间,工匠们在官兵护卫下开始勘探。望着乡民手中黏稠的黑色液体,林远皱眉思索。这种被当地人称作"石脂水"的物质,沾火即燃,却因烟大呛人而少有人用。他命工匠将其蒸馏提纯,得到清澈的轻质油与厚重的沥青。当提炼出的燃油在铜制喷灯中喷出蓝色火焰时,算术师突然惊呼:"掌柜!若将这火焰用于加热蒸汽锅炉,效率至少提升三倍!"
消息传回天津,陈武正在指挥"镇海号"的改造。葡萄牙战船的情报显示,其新式装甲采用渗碳淬火工艺,普通火炮难以穿透。林远的书信随飞鸽而至:"暂缓火炮铸造,全力研制'喷火器'——以石油为引,借蒸汽压力喷射火舌,专攻敌船木质结构与煤仓。所需物料,可凭圣上旨意调拨。"
然而,技术突破的同时,危机也在逼近。暗影小组传来密报:葡萄牙人通过澳门商人,已开始在山西收购优质焦炭,意图提升蒸汽战船的续航能力;更有传教士打着勘探矿脉的幌子,在陕北一带活动。林远立即持着圣旨修书三边总督:"严密封锁高奴县周边,凡私售石脂水者,以通敌论处。此乃圣上旨意,务必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