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芙反应过来,“赵三本就非嫡非长,若还是个不学无术的纨绔,陈大人不会生出夺嫡的心,只会求外孙女儿平安。”
楚砚辞点头赞许,“夺嫡的关键不在我们,更不在赵三,而在赵三的外祖父,中书令陈大人。”
芮桓说起陈大人也颇为推崇,“陈大人出身戌阳陈氏,为官三十余载,门生故旧遍天下,在清流寒门中几乎一呼百应,连我父亲也受其恩惠。若是陈大人肯支持外孙,三皇子未必没有胜算。”
“大哥今年下场,可有把握?”楚砚辞给俩人倒茶。
芮桓谦虚,“考中倒是颇有把握,名次就不敢保证了。”
芮桓确实和父亲估算过,这次科举一榜三甲不敢奢望,二榜前十却有把握。
上次考举人时,芮桓就有把握一次考中,只是当时年纪小,便听父亲的建议,缓了三年,准备更充分些,也跟着父亲熟悉了一些政务,为入仕做准备。
只是这些就不用对外人说了。
楚砚辞点头,“世伯颇受重用,大哥入仕后可延续家风,不涉党争,只忠皇权。陛下受朱家掣肘,一定需要培养自己的人,大哥出身寒门,大有可为。”
“大哥还需有一门好亲事,芮家根基薄,容易遭人嫉妒。”
楚砚辞想着,反正都是一家人,说话就直白了点。
芮桓笑着打趣道:“伯爷自己的婚事可有着落了?”
芮桓是有点不高兴的,楚砚辞比他还小几岁呢,和对方谈论自己的婚事,芮桓有些别扭。
再者,少年意气,他芮桓十二岁中秀才,十七岁中举人,自小就被身边人寄予厚望,他有自己的自信和骄傲,不愿以婚姻之事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