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是覃仁忠说的,地方上做红事酒,都是要在酒日前请厨子和帮手吃一餐饭的。借此安排酒席那天的采买,和人员安排的。
听忠哥哥这样说,陈娟淑也不再说挽留的话。覃仁忠和杨秀清也就告辞出来,到外面骑上单车回家。
一晃三天时间过去,就到了杨秀清做寿酒这一天。娘家人,至亲好友,三亲六戚,挑的挑粮食,拿的拿穿戴的东西,还有份子钱齐集覃家来。
陈娟淑自然是又挑粮食担子,又拿穿戴的衣服帽子鞋袜,还有份子钱来的了。
农村人不管是做红喜酒,还是白事酒,都是以娘家人为重的。有的地方甚至于,有娘家人不来不开席的说法与做法。
当地人常把娘家人称作外家,外家挑着担子来了,都是要给人出来接担子的。
当然了三亲六戚是挑担子来的,也是给人出来接担子的。
来接担子的一般都是村上的帮手,很少是主人亲自出来接担子的。
覃善喜和周凤萍,冯佩英和江伟才还在昨天,就带着他们的几个儿女回来了。
覃善喜和冯佩英的儿女,尤其是冯佩英的大女儿都快成大姑娘了。
为了表示对外家人的到来,同时也感谢大堂嫂陈娟淑,把自己的病给治好。
听人报娘家人来了,杨秀清就带着她的儿子儿媳,女儿女婿,还有孙子孙女,外孙子外孙女出来接担子。
出来接担子的,自然是少不了覃仁忠这个一家之主。
“大舅娘,小舅娘,各位舅爷老表,辛苦了!”覃善喜,江伟才是西装革履,周凤萍,冯佩英则是正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