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公!"陈三热情地迎上来,"这一个月忙着重新张罗生意,没能及时拜谢,实在惭愧!"
林乔笑着摆手,"陈老板言重了。看你气色不错,生意可还顺利?"
陈三叹了口气,"勉强糊口罢了。这年头,生意难做啊。"他给林乔倒了杯茶,"恩公找我有事?"
林乔点点头,从包袱里拿出几双精心制作的草鞋,"这是我们族人编织的,想在城里找个固定销路。听说陈老板认识'隆昌号'的掌柜?"
陈三拿起草鞋仔细检查,眼睛渐渐亮了起来,"好手艺!比城里卖的强多了!"他拍了下桌子,"巧了,'隆昌号'的李掌柜正想找些新货品。这样,明天我带你去见他!"
两天后,林乔与"隆昌号"达成了协议——林家每周提供一百双草鞋、二十张席子,隆昌号以略低于市价的价格统一收购。虽然单价低了,但省去了零售的时间和精力,总体收入反而增加了。
消息传回窑场,族人们欢呼雀跃。这意味着他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不再是朝不保夕的流民了。
当晚,林乔坐在窑洞口,望着满天星斗,小树靠在他怀里已经睡着了。妹妹林萱轻手轻脚地走过来,递给他一碗热汤。
"哥,喝点汤吧。你这些天累坏了。"
林乔接过碗,热气模糊了他的视线。他突然想起小时候,妹妹也是这样,在他读书到深夜时悄悄送来点心。
"萱儿,还记得咱家后院那棵枣树吗?"他突然问。
林萱眼睛一亮,"当然记得!每年秋天,枣子结得把树枝都压弯了。娘总说我们是'偷枣的小老鼠'。"
"等咱们安定下来,我也要种一棵枣树。"林乔轻声说,"让小树也有个能记住的家乡。"
林萱的眼圈红了,她伸手摸了摸熟睡的小侄子的脸,"会的,哥。一定会的。"
就在两人沉默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王大山气喘吁吁地跑来,"乔哥儿!不好了!赵大锤跟当地人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