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不错。"县丞捻着胡须点头,"林乔啊,你们比本官预想的要勤勉得多。"
林乔恭敬地行礼,"全赖大人收留之恩。草民斗胆,想请大人指点——我们想长期在青山县定居,不知该如何办理?"
县丞略显惊讶,"你们不打算灾后返乡?"
林乔苦笑,"家乡已成焦土,回去也是死路一条。若大人开恩,我们愿在此落地生根,做青山县的良民。"
县丞沉思片刻,"此事需从长计议。不过..."他看了看整洁的窑场和忙碌的众人,"若你们能证明自己的价值,或许有机会。"
当天晚上,林乔召集族中长辈开了个会。
"县丞大人的意思很明白——我们要证明自己对青山县有价值,才能被接纳。"他环视众人,"眼下我们有两项优势:一是编织手艺,二是劳力。我建议双管齐下。"
"乔哥儿,你就直说怎么办吧。"赵大锤爽快地说。
"第一,扩大编织规模,做出特色。我观察过了,城里卖的草鞋都是单一款式,我们可以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样式——农夫穿的耐磨,妇人穿的轻便,孩子穿的柔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二,江堤工程结束后,肯定会其他活计。我们要争取承包一些小型工程,展示我们的能力。"
"第三,"林乔压低声音,"我救了那个商人陈三,他认识城里'隆昌号'的掌柜。明天我约了他喝茶,看能不能搭上线。"
长辈们交换着惊讶的眼神。他们没想到这个平时话不多的年轻人,竟有如此长远的谋划。
"乔哥儿,"堂叔林老四感慨地说,"你比你爹有出息多了。咱们林家,就听你的!"
第二天中午,林乔在城东一家小茶馆见到了陈三。与一个月前奄奄一息的样子判若两人,现在的陈三穿着整洁的蓝色长衫,脸色红润,只是那头小毛驴依然瘦骨嶙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