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十九年,即万国来朝第二年,天竺派遣高僧前来大唐论佛,想要一雪当年唐玄奘论遍天竺无敌手之辱。
自李世民抑佛,武则天灭佛之后,大唐佛教不兴,天竺高僧鸠摩罗什一路辩佛如入无人之境。
其闻神会禅师辩佛之能,举世无双,便与神会禅师相约兴善寺中辩论佛法,想要一举击溃大唐佛门。
兴善寺的银杏叶在秋风中簌簌作响,飘落在鸠摩罗什深褐色的掌纹间。
这位天竺高僧的袈裟缀满金丝菩提纹,腰间悬挂的七宝璎珞随着步伐叮咚作响,每一步都踏在《华严经》所述的莲花印上。
“《成唯识论》言,诸法皆由识所变现。”他展开贝叶经的手势如同孔雀开屏,“敢问中土禅宗所谓'直指人心',岂非毁弃经律论三藏?”
围观人群中响起窸窣议论。来自青龙寺的惠果法师攥紧了念珠,他认出对方手中是那烂陀寺珍藏的《瑜伽师地论》孤本。
却见灰色僧袍掠过回廊,神会执帚扫开满地落叶,惊起三两只衔着灯油的飞蛾。
“法师请看。”神会拾起半片残破的贝叶,“若说蠹虫啃噬经卷便是修行,那飞蛾扑火可算涅盘?”他将贝叶抛向香炉,火舌瞬间吞没了密密麻麻的梵文。
鸠摩罗什额间朱砂痣骤然发亮。殿内三十六盏长明灯忽然无风自动,照得他手中金刚杵寒光凛冽:“禅师谤佛!”
“佛说无我相、无人相。”神会拂去落在肩头的银杏叶,“法师执着文字相,与蠹虫何异?”
他忽然挥帚击地,惊得供案上的曼陀罗花簌簌坠落。飘落的花瓣在经幡间勾勒出《金刚经》的残影——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满庭寂静中,不知谁先喊了声“南无七祖神会”。
声浪如潮水漫过飞檐,惊散了檐角铜铃上栖息的青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