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半日不到,他便看似轻易的在塞北王族有了一席之地但未来又当如何?他清楚那只会更加凶险。
但不论如何,至少他已落下了第一步
复仇的第一步。
-
第八十章
天佑二十三年春。
这是李乾昭来到燕地的第四个年头,与乌尔岐分开的第四个春日。
他在朝中地位一向尴尬,文官武将因着太子与二皇子之事而纷纷避嫌,反倒是资历深厚的少数老臣会愿意与他略微相交这自然也是在梁帝默许的范围之内而梁帝的秘密任命并未惊动朝臣,当李乾昭带着王印孤零零地走了好一段时日,这才陆陆续续有人觉察到了什么,但他们刚刚经历过一场由圣上借“谋逆”之辞的发难,谁也不敢在此时贸然提及,便纷纷装傻充愣,直到燕地与塞北交战的战报传回,才又状若无事的分析商议着这些军情。
当然,那也是过了一段时间的事。
大梁的藩王起初权力颇高,财政军各项均有涉及,朝廷稍有不慎便易造成地方叛乱割据。昔年穆宗便是如此起兵,借“清君侧”的名义夺权篡位。也正是自他之后,历代帝王便着手进行了大大小小的削藩,到了如今梁帝这里,除却边境军政要地,其余的封地里基本被朝廷管辖,藩王们能做的事少之又少。
也因着这般缘故,诸如燕北、岭南等地的藩王饶是能够掌兵,但大多就任时却无法自领亲兵,与封地原本驻守的将士们更是素未谋面。
将兵互不相识乃是大忌,李乾昭不可能一上任便急着打仗。他先行查过账,发现燕地虽曾富庶过,如今却以亏空日久,士兵无饷可发,百姓更是入不敷出。他随即便开始裁军,将城中二十余万人裁去近半,留下青壮健全者,其余的便卸甲归田,又于农商等事上调整颇多。如此到了第二年,燕地民情果真好了不少。
燕地的太守多少是听过三皇子平叛西南的功绩的,对于这年轻的燕王有了一个先入为主的好印象。但他到底能在塞北越发频繁的袭扰下勉强守住大半燕地,与兵家之事小有所成,南北地势相差极大,用兵之法亦天差地别,故而在次年听闻燕王欲调整驻军部署时,首先的反应便是劝诫。
燕王则笑道:“你且看这布防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