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白月光?舔狗?大佬夫人!》苏悄 徐松朗 > 第131章(第2页)

第131章(第2页)

孩子们在没有经济能力的时候最直白的选择了自己的兴趣所向,但无法在这个渠道投入资金,可无论以后从事什么工作,都会在生活中被最开始的取向所吸引,往往有能力投入的时候,它已经有了成熟的商业体系。

就像人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受一样,市场上的产品大部分具有滞后性,但它最开始出现的时候也具有前瞻性。

徐松朗恰好拥有不该能被他那个年龄段支配的资金,同时他对同龄人的取向有着最直接的感知,还有一个在商场上老练大胆的老师。

同学说什么好玩儿,他尝试一下觉得不错,发起投资。

一个小众的东西,被同学在班级里传播,他看到后感兴趣,发起投资。

身边的朋友吐槽某个东西不好用影响生活,他深以为然,找到行业内有创新的公司,发起投资。

……

创业公司的股权最容易被稀释,一旦发展起来,给予投资者的回馈也以倍数甚至指数增长。

靠着直觉,无数个成功概率极高的小案例在徐松朗成长过程中给他积累了远超预想的资金回报,他高中期间接触徐氏集团的实务后对市场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Young”在徐松朗成年时创立,在他大学期间,招募了第一个团队,团队成员比他大不了几岁,但各有所长,或对市场变化、金融风向敏感,或自带资金项目,Young的投资范围进一步拓宽,名声逐渐在业内打响,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超高的回报率同时吸引了企业及合伙人浓厚的兴趣。

同时,在大学期间徐松朗开始兼顾徐氏集团和Young。

实际掌控一家家族企业和投资有所区别,尤其徐氏集团内部错综复杂,比起能力,更考验的是处理人情世故的耐心。

在此期间,徐松朗虽然对Young提起的投资案有一票否决权,但通常他只给予意见,不干涉团队决定,直至他离开徐氏集团到现在,仍旧如此。

所以徐松朗一直觉得Young的初始积累,是因为“运气”。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