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跳时也跳,不该喊时也喊,拳出得特别长,腿蹬得格外远,打得拳不像拳,舞不像舞,为媚俗而不惜歪曲了武术的本质特征。
练为战和练为看,是识别大巧若拙或为巧而巧的一个重要标志。
旧时代江湖拳师的功夫多是练为看,打起来噼噼啪啪,热热闹闹,其实是卖艺赚钱,糊弄外行人。
行家们称之为“腥挂子”,意思是中看不中用。
镖师、护院们掂着脑袋吃这碗饭,随时都有可能遇上强人,他们的功夫才是练为战,行家们称之为“尖挂子”,意思是真功夫。
花架子好练,真功夫难学。
想学花架子,有个三五年功夫就差不多了。
要想练出真功夫,不下一二十年苦功恐怕是不行的。
武林中有“十年不出门”之说,意思是练拳者若没有十年功夫,就不敢出门闯荡。
如果是学花架子,即便是练一辈子,充其量也不过是身体健壮、手足敏捷而已,决无可能跻身高手之列。
“大巧若拙”,不仅指那些简练实用、外观朴实的招法,更重要的是指实施招法的功力。
一个人武功水平的高低,并不取决于他会练多少套路、多少招法,而取决于他功力的深浅。
会套路多者未必武功就高,会套路少者未必武功就低。
事实上,倒是那些常年坚持“少而精”练法的人不可轻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