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低架目的是为了养成一种发劲的模式,把习惯性的拙力化去,改成周身浑圆一体的定型。
等到练成这种定型,才可以练真正意义上的实战打法。
不然的话,空有千百招动作,却没一式可以真正用的上的。
高手打人自然不会用很大的动作来蓄发内劲,周身一动皆有,越高越是不露痕迹。
形意高手,从来没有在实战中用矮身低架的。但见一抖之下,对手已经败北。
练太极拳不能蹲下,因蹲下力散,练拳只要敛,本就蹲不低。
形意拳练习套路或单操达不到一定的数量,很难产生质的变化和飞跃。
先求形展,不开展不足以抻开筋骨,不足以求得各种劲法,但这时还只是一个毛胚,还不够精致。
随着功夫的日益加深,对拳法上的各项细节要求渐渐悟通,拳架也就越往里收,越顺越合,不必大劈大打已足以顺利地完成各种发力和身法转换。
不使力而自有力,拳架也就小了。
拳架越小对自己防护越严,随着对后发制人的体会越来越深,拳架也会缩小。
再后一举动周身随意,意到劲发,无不和拍中节,似无规矩却全然暗合规矩。
动作本来就少,一个动作上万遍不足为奇,动作看似简单纯朴,学易习难,练就上乘工夫难之又难。
练拳先要舒展开放,使内部之气要舒展而不拘,外部关节松放而不可滞,这样自然练到身心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