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人因为生活习惯,不常运动脊柱,导致脊柱僵硬,甚至练竖向劲,练形意拳时身体毫无变化,方法单一,甚至身子没有任何动静,单纯的手脚配合。
3、形意拳横竖发力方法:整体劲方法
形意拳说来说去,其根本还是在于劲力的整合,无论打什么拳都能做到劲力的协调如一,也就是整体劲。
无论怎么变化都是整体劲,无论横还是竖,发力方法也是如此。
拳再神,也离不开人体结构,劲力的根源可以从筋骨关节的配合上去寻找,会更加直观,不走弯路,练拳要接地气,看看人体结构图,就能清晰很多了。
形意拳“气沉丹田”之大揭秘
丹田有上丹田、中丹田、下丹田之分。形意拳所谓“气沉丹田”是指下丹田而言,下丹田位于脐下一寸三分或三寸之间。
其说法不同的原因大约在于各人的体会不同,充许有位置的差异。在我们练拳者来说,不容易找到丹田的一个点,而只能找到是以点为中心的一个面,更具体地说,是小腹内一园形腔体。
所以我们认为是在脐下与耻骨之间,即小腹之内,骨盆之中,骶椎之前,会阴之上就可以了,此处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交接,血液转换,封闭循环的体腔,此处除了消化腔道就是生殖腺聚集的地方,如精囊腺、前列腺、女性卵巢等。
这里的很多重要的腺体都具有维持人体生长、发育,使精神充沛、生命旺盛的的重要因素。
形意拳的“气沉丹田”,主要是通过逆腹式呼吸使肺组织充分扩张,使常处于闭塞状态的肺的下部气泡得以伸缩,大大增加了肺的活动量。
使二氧化碳和氧气在肺中得到充分的交换,使血液的含氧量明显提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横膈的升降,对腹腔脏器进行了温柔地有节奏地压挤和按摩,增加了消化管道的蠕动,可以排出被食物堵在肠胃死角的气体,促进胆汁分泌,使消化功能得到提高。横膈的升降,使腹内压呈现增大和减小的节律变化,造成腹腔内毛细血管的明显收缩与扩张,从而増加了腹主动脉及其分支肾动脉的血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