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恰相反,我可不管那些。富庶只富庶在江南,这不行。朝廷的文官大多出自江南,这更不行。
毕竟,我大明难道,就只有江南这一块地方吗?其他地方,就不是大明的了?
所以,要削弱江南之地官员的数量,要让别的地方也有人才可供朝廷使用,要让全国各地都富庶起来。
眼下,针对这个局面,我定下一个规矩。若是不光是江南之地适用,全国一样。
那就是,谁家里,隐瞒田地,拖欠税收,那么超过朝廷给的最后期限,这家人,乃至其九族之人,后世子孙,世世代代,都不能参加科举,不可入朝为官!”
朱允熥说下他的解决方案后,在场百官,噤若寒蝉。
文官们里面,一些江南之地的,想说什么来着。
可是一想到上面坐着的是朱允熥。
算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户部尚书傅友文记下新政策,准备强力执行。
这事儿过后,不少官员又上奏很多事,朱允熥一个个处理。
整到早朝结束,都已经是中午了。
匆匆吃了饭,就去了武英殿。
奏折已经堆积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