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信人署名“戚枫”——这个在她泡面摊时期就认识的数学天才,此刻头像旁显示着北大数学系的量子徽章。
短信内容只有一串乱码和附件:《黎曼猜想的量子化证明初稿》。
“陆沉舟,提取他海马体的最后记忆!”
关瑶一饮而尽姜茶,纳米颗粒在体内生成抗痛物质。
她点开附件,黎曼函数的图像在屏幕上旋转,与星核的共振波形惊人地相似。
戚枫的附言让她瞳孔骤缩:“瑶光的量子实验若与黎曼猜想有关,基金会寻找的可能不是能量,而是规律本身。”
审讯室里,王明远的开始口吐白沫,身体开始抽搐,这是基金会特工特有的量子分解。
陆沉舟将记忆提取器按在他眉心,全息屏上闪过破碎的画面:
南极冰原下的青铜茧、刻着七星纹的玉扳指、以及一个戴着太监帽的模糊身影。
最后定格的画面,是关瑶腹中星核的量子模型,旁边用古篆写着:“引星者血,乃破茧之钥。”
“原来他们要的是这个……”关瑶的戒指与黎曼函数图像共振,在手机屏幕上绘出完整的北斗七星。
她突然明白戚枫的发现意味着什么,基金会四百年的布局,或许不是为了复活嘉靖,而是要利用星核的量子特性,强行证明黎曼猜想,从而掌握宇宙规律的终极控制权。
王明远彻底分解成量子泡沫的瞬间,关瑶收到戚枫的第二条短信:
“我在剑桥的超级计算机里发现,1566年陨石坠落的坐标,恰好对应黎曼临界线上的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