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这个找到钟声从而出去的逻辑并不完全正确呢?毕竟,这里的记忆是会骗人的。
也许是出于对那些记忆中的眠心的遭遇产生了怜悯,白晨决定先把这些记忆当做是真实记录,再去确定其他的真假。
但很快他就遇到了同样的问题,按照这些眠心被各种欺骗的记忆,最后仍然指向了王血,并没有离开原来的逻辑。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白晨头疼起来。他按着额头的时候,旁边的阿那正在吱吱呀呀地说个不停,大意是前面快顶不住了,让他赶紧上去帮忙之类的话。
“完了完了,我们又要死了。”
“咦,我干嘛要说又?”阿那抓了抓头上的阔耳。
白晨猛然抬起眼睛盯着阿那,把对面吓了一跳。
“记得都渠人毁灭时的那一幕吗?对一段过去的记忆,我们注定什么都做不到,何况现在只是一个假人。”
他想起最后一段记忆中伏唯最后说的这段话。他终于想明白为何雷骸会被数千年前的哀河所杀,而他们现在也与哀河相遇,仿佛是处于同期的人。
原因就在于现在他们处于的是一段过去的记忆,哀河这些假人正在周而复始地表演着这一幕,哪怕没有他们,也会有其他的人扮演着他们的角色,而无论是谁,结果都是无可更改的。雷骸会死,是因为他是真身卷入进来,而他们只是和哀河他们一样的虚假投影。
所以,这是一段确定的记忆。
白晨后知后觉地想起自己在想起那些记忆时所处于的视角不同,前面两次都是以哀河的视角,后面则变成了伏唯。
在前面的记忆中,哀河扮演着欺骗者的角色,眠心是被欺骗者,身为欺骗者的哀河是知道欺骗的事实的;
后面转换了伏唯的视角后,无论是哀河与英铁的对话,还是哀河继续欺骗眠心,他都是以旁观的视角。
只是旁观么?他记得伏唯表现出的更多是“不屑”。如果把伏唯当做知道欺骗的事实的人,那么当时的局面其实是无论是哀河,还是眠心、英铁等都是被欺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