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风流大宋 > 第512章 恩祖(第5页)

第512章 恩祖(第5页)

“伯纪此言,可不像是一个居于民间的报纸主编啦!”吕惠卿意味深长地说道。

“先生此问,自然也不像一位闲赋在家的贬臣么嘛!”李纲针锋相对。

“若是老夫雄心不已,伯纪可有什么有用之言可以告吾?”

“宇文昌龄既然被擒,朝廷自然不会坐视一路帅守之职一直空缺,如果不出所料的话,此次先生复出此位的可能性极大。所以李纲受人之托,想向先生传几句话!”

“善!可言!”吕惠卿一语双关,意味深长!

“庄子有云:‘世之所谓忠臣者,莫若王子比干、伍子胥。’只是比干剖心,乃是勇于谏言且坚守忠臣大义之典范,此事者,已有章子厚勇而担之;伍子胥渡江,却是以个人之韧勇而报一邦之仇,行非义不死之举,此行者,愿恩祖先生能行之。”

李纲与吕惠卿之交往,一直用其自号称之,既是对其行无比尊敬之意。更是为了加强借用庄子所述的两位古时忠臣之代表,意思就是章惇已经通过最激烈的行为,类似于比干一样,自剖其心,表露忠诚之心迹,所忠,然而却无法改变已成其错的现实。然后像伍子胥这样,因其父兄之冤,而忍辱负重,不惜投奔吴国,为吴王尽忠,最终尽起一邦之兵,灭楚复仇。这样的忠臣,却是如今最贴合吕惠卿的现实,并希望他能够效仿的。

果然,伍子胥之说,算是彻底打开了吕惠卿一直盘桓于心头的症结,他稍作沉吟,但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两浙路之越州,乃太子之封邑。偶老臣能为两浙之帅,必息兵止争,以避伤民。然朝廷之事未决之前,乞能许老臣与东京朝廷虚以委蛇,为两浙之民暂避战火。”

“先生悲天悯民,想来也是太子殿下所希望看到的情况,应该是与此言心有戚戚焉!”

“老臣于今日起奉太子殿下钧旨是从。殿下仰承先帝宏德,不以老臣风烛残年不弃,惟感激涕临,愿以死相报。如不能及太子登极之日,当老天下之老如越地之老,幼天下之幼如越地之幼,为以仁爱之君主,则老臣一生弘愿当偿也!”

“先生之心怀天下苍生民众,殿下必会认同此金玉良言!”

“老臣止有一子名渊,不喜诗书文章,只好四处游历修道;还有兄弟子侄若干,他们之中,如果有愿意远避海外,比如就在那流求之地的,还望秦翊善可以安排之。”

“此事合情合理,李纲代恩师先应下了。”

喜欢风流大宋请大家收藏:()风流大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