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风流大宋 > 第512章 恩祖(第2页)

第512章 恩祖(第2页)

和聪明人对话,原则也很简单,大家本着打开天窗说亮话的原则就可以了。

吕惠卿用来接待李纲的地方是在后院假山旁的一处亭子中间,正好在一处高地之上,四处可以看到庭院大部分之景,而且在下人们把茶水摆好并退下之后,便就只剩下他们二人。说明吕惠卿对于李纲这次前来还是有所准备的。

李纲心里有数,便也就接上报纸的话题开口道:“晚生这次来杭州,便就是为了两浙路这段时间的一件大事而来。”

吕惠卿眉头跳动,但是不语,等待着李纲的进一步讲明。

“温州的瑞安与平阳,还有台州的黄岩,这三县竟在一个月内,连续遭到同一伙海盗攻击,并导致城破,城中财物、人口几乎被劫掠一空,三位知县更是因失城而自缢殉职。”李纲将此事说得平淡无比,仿佛就像是一则平常的官府通告消息一般。

“知县之责,守土安民也。虽丢城失民,但能以死谢罪,且不降于贼匪,便算是保全了朝廷与士人之面子,也是有担当之官员也!”吕惠卿听得波澜不惊,面色如常,“伯纪若是能在报纸之上为他们着文立传,彰扬气节,也不枉是一件有益之事也!”

“先生的提醒,晚生甚是受教。不过这报纸所载,多是要关注各种稀奇隐秘之事。据悉此次侵扰的海盗,却与往日不同,尤其是他们自称是‘元符太子麾下之靖难军’,攻城之前还会有靖难檄文发布。而且据说这次三县被掳之民中,竟然还有人是因不堪忍受地方盘剥,而自愿随海盗而去的事发生。”李纲说到这里之后,便尤其关注着吕惠卿的反应,“要说这元符太子一事,其中多有皇宫秘闻、朝廷要事,晚生想起先生正好就在杭州,于是便想着前来拜会,再请教一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实眼下,几乎所有的朝臣官员都在有意无意地回避元符太子一事。因为在此时臣子思想里,皇位是属于赵宋皇家的家内之事,当初向太后定的调,势到如今,诸位王爷都没有意见,哲宗官家的两位皇后,孟皇后与刘皇后,先后被赵佶奉迎在后宫的道观里,册为了元佑皇后与元符皇后,目前也没有任何异议。所以,除了像章惇当初跳出来直接反对的人,最终被彻底打倒之后,也就不太会有人在这件事情上多折腾了。

譬如秦刚之前擒住的宇文昌龄便就是如此,大多数的寻常官员更是这样。

但是吕惠卿不一样,其一他本身就是一个爱冒险、且所图甚大的官员,否则他也不会冒着被天下人指责的风险,强行与王安石决裂,为的就是能够登上宰相之位,一掌大权;其二就是他自元佑以来,一直被旧党、新党先后联手压制至今,苦于日久。虽然说赵佶在如今的朝政形势之下,也有过想要启用他的意思,但依旧是畏畏缩缩、犹豫不决。

“老夫今年已经七十三岁了!”吕惠卿突然没头没脑地说了这么一句。

但是李纲却是一听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是说自己的年纪已经太大了,也没有精力再去折腾这些事情了。不过在他过来之前,秦刚显然早就对他有过嘱咐。

“先生一生,几度起伏,但内有新法施行,外有军功显赫,纵使在此致仕,那也是文采风流,当之无愧的时代第一人也!”

听着李纲的奉承之语,吕惠卿手捋长须,微笑不语,也并非是他自负,一是这些言语来形容他的一生并无什么过誉之辞,二是他听得这几句话的重点在于后面的部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