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风流大宋 > 第501章 来信(第5页)

第501章 来信(第5页)

赵驷虽然年长秦刚不少,但是他毕竟娶了秦刚的义妹秦婉,却是其不打折扣的妹夫,对大舅哥的尊敬也是不可缺少的礼仪,这也是秦婉在误解赵驷时,却能在家里牢牢占据上风的主要凭借。而这次,夫妻之间终于解开了心结,秦婉在谅解夫君的同时,更开心地是得知了大哥仍然活着的喜讯,这次也让赵驷为她带来了问候与许多亲手准备的东西。

“家里事先放下吧,驷哥你这次亲自过来,定然是有大事吧!”秦刚再次开口问道。

赵驷明显是对此事心有抵触,但他又是为此事而来,所以这时才十分郑重地从贴身之处取出一封信函道:“这是太子殿下写给主公的信。”

“太子?他给我写信?”秦刚一愣,但随即接过来,匆匆打开。

“老师见信如晤!大秦府一别,甚为思念。山谷学究、淮海学究教了孤好多的学问知识……”太子的书法练习得非常不错,秦刚将开头快速看过,便将主要内容直接念出:

“……孤是越王,封邑在越州,流求有不少越地来的人,他们常献瓜果向孤感恩。今年又多了不少从越地新逃之人,说是江浙贪官,苛政伤民,他们实在活不下去,过来的路上便是十死七八。孤愧为封主,竟然无法帮他们,难以入眠。老师在中原能否救救他们?孤很想能跟着老师,领兵伐恶,像黄学究说的那样,还仁政于中原……”

读到这里后,秦刚放下了手里的信,再问赵驷:“太子应该不止是就写了这封信吧?”

赵驷点头道:“主公英明,太子殿下也给大议会去信,多名议员联署提议:越州乃太子封地,事关太子仁心,军事院应考虑有所行动。之后经激烈争议后,勉强通过了决议。只是林廷尉认为此事非同小可,启动了非常通道将太子书信及大议会决议告某,某亦觉兹事体大,更觉此事背后不会简单,因此才来此与主公当面细商!”

“驷哥说说你的看法。”秦刚皱着眉头道。

“某虽未曾见过太子,但闻太子今年不过八岁,纵使天资聪慧,却也不太容易将此事想得如此周全!而且,某听刚才信中内容,其言语看似稚嫩,但其内在思路,却挟大义、露真情,立意站位都是上佳,竟不弱于我等成人。”赵驷很谨慎地表达出自己的看法。

“驷哥说的是!”秦刚赞同道,“关于此事,的确能见殿下的大义与真情,但是要认真想来,这样的书信,背后若是无人撺掇,却是不可能的事情。”

“确是如此。只是眼下,我们该如何应对?”

“正如前面所言,此事究其本身,并无太大的问题,既然流求大议会已经有了决议,那我们不妨直接执行好了。”秦刚立即表态道,“只是至于此事的背后,以及影响太子的人,却是不得不防、不得不警惕,我自当另行安排。这样,兹事体大,执政院必须联署。我马上正式签署执政令,此次出兵,必须师出有名,以我之见,不妨定名为‘靖难军’,并设靖难大都督一职,还是由驷哥你来担任,以统领所有靖难军事行动!”

赵驷一听,还想推辞,却被秦刚伸手制止:“林剑必须留在流求,稳定大营。靖难大都督便是要在中原各地行事,驷哥你正好手握大宋沿海水师,流求军事院的诸将皆是你的旧部,此职非你莫属。”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