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辽公主下嫁西夏,无论从最高统治者,还是普通的西夏民众来看,的确都是一件值得大举庆贺的事情。
西夏之前曾迎娶过两位大辽公主:
在大宋端拱二年(西元989年),正被大宋打得无还手之力的李继迁终于求得了大辽下嫁义成公主,自然在国内给予了无比的尊崇,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
其后,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决定向父亲学习,为自己的儿子李元昊再次向大辽求来了兴平公主,以巩固西夏实力。
不过,霸气冲天的李元昊,极不理解父亲要对辽宋低头伏小的姿态,自然不会将兴平公主放在眼里,最终导致兴平公平郁郁病殁,还一度引发辽夏交恶、甚至在河曲直接开战。
从此以后,虽然西夏还曾有过国主再想向辽国求娶公主,但都遭到了坚定的拒绝。包括这次的李乾顺,开始请求的时候,也被多次拒绝。
不过,好事多磨,这次的成安公主终于还是来到了西夏。
党项人对于契丹人的崇拜、或者说是依赖心理是刻入骨髓的,尤其是这几年来,在夏宋边境一直被西军压着打的形势下,大辽公主的下嫁,即意味着自己国家终于找到了最坚实的靠山。
因此,兴庆府百姓对于成安公主的欢迎都是发自内心的,他们举行了比任何一个节日都要盛大的仪式,用来欢迎成安公主的入城。
兴庆府几乎所有的百姓都涌上了街头,挤满了从北城门直至皇宫的大道两侧,争相目睹大辽公主的仪容风采。
或许因为经历过了骆驼港的韩五之事,耶律南仙深深感受到了这次她出嫁西夏的肩头重任,也是从那一刻开始,她才意识到:自己接下来的一举一动,都会因为自己身为西夏国母或皇后的特别身份,从而影响到宋夏边境数百万人的生死命运。
既然命运让她无法主宰自己的幸福,那她则不会放弃为更多人谋取更好生活的可能。或许,这应该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吧?
耶律南仙深吸了一口气,叫停了此时正在兴庆府城外进行马车装饰准备的众人,说道:“牵我的马来,我要与陛下一同骑马进城。”
李乾顺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