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苏璃月全身心地投入到收集与父亲苏怀瑾相关物件与资料的工作中。她深知,这些物品和资料不仅是父亲一生的见证,更是传承正义精神的宝贵财富。
苏璃月首先回到了苏家老宅。老宅在经历多年风雨后,略显破败,但在她眼中,这里的一草一木都承载着父亲的记忆。她小心翼翼地推开尘封已久的房门,屋内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在父亲的书房里,她找到了许多泛黄的书籍和信件。这些书籍有的是父亲平日里研读的经典,书页间还留有他密密麻麻的批注,从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学问的严谨态度和深刻见解。信件则大多是与友人探讨国事、抒发志向的往来书信,字里行间透露出父亲的忠诚与担当。
除了老宅,苏璃月还四处拜访父亲生前的好友、同僚。每到一处,她都诚恳地向他们询问关于父亲的点点滴滴,并请求他们提供与父亲相关的物件。这些人听闻苏怀瑾冤案昭雪,无不感慨万千,纷纷拿出珍藏多年的与苏怀瑾有关的物品,有的是一幅父亲赠予的字画,有的是一次重要聚会的合影,还有的是父亲曾写的一份建议奏章。
在收集过程中,苏璃月遇到了不少困难。有些物件因年代久远已经损坏,有些资料在辗转中遗失了部分内容。但她从未想过放弃,对于损坏的物件,她找来能工巧匠精心修复;对于遗失的资料,她通过多方打听,从不同人的回忆中拼凑出大致内容。
与此同时,萧逸云、五王爷、凌霜和阿木尔也纷纷伸出援手。萧逸云利用自己的江湖人脉,帮助苏璃月寻找一些可能散落在民间的与苏怀瑾有关的物品。五王爷则凭借其在朝中的影响力,从宫廷档案库中找到了一些关于苏怀瑾当年功绩的记录文件,这些文件为还原苏怀瑾的生平提供了重要依据。凌霜和阿木尔则协助苏璃月整理和分类收集到的物品与资料,他们细心地将物件擦拭干净,将资料按时间顺序排列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苏璃月收集到了大量丰富且珍贵的物件与资料。她看着摆满一屋子的物品,心中感慨万千。这些物件和资料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将被她精心串起,成为传承父亲正义精神的重要载体。她决定在苏家老宅的基础上,建立一座专门的纪念馆,将这些物品和资料一一陈列展示,让后人能够直观地了解苏怀瑾的一生,感受正义的力量。
很快,苏璃月全身心投入到对父亲冤案后续线索的追寻中。她凭借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敏锐的洞察力,顺藤摸瓜,试图揭开更多隐藏在黑暗中的秘密。
苏璃月重新审视了所有与冤案相关的资料,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她从一份陈旧的信件中发现了一个陌生的人名——周福。信中隐晦地提及周福似乎知晓一些关于父亲被陷害的关键信息,但并未详细说明。苏璃月意识到,这个周福极有可能是解开谜团的重要一环。
通过四处打听,苏璃月得知周福曾是京城一家钱庄的伙计。她立刻前往那家钱庄,然而,钱庄老板却告知她,周福早在几年前就已经离职,不知去向。苏璃月并未气馁,她在钱庄附近四处走访,与邻里街坊交谈,希望能获取一些关于周福下落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