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弛在心里再次盘算了一遍所需清单。
铀矿石?尼日尔的供应源源不断。
理论?他和合成人陈景有后世的知识作为灯塔,指引方向。
计算工具?晶体管计算机正在快速迭代。
工程实现?他集中了南洋最顶尖的工程人才,加上可以用工业兑换券从系统兑换急需的子系统生产线,进度远超时代。
与高卢的合作,更是带来了宝贵的理论物理人才和部分实验设备。
至于电力?伊洛瓦底江上游正在兴建新的大型水电站,这是真正的国家级超级工程。在白鹰的白手套叶戈若夫更是帮忙购买了数套大型火力发电设施。
这些就是他启动“南洋曼哈顿计划”的底气。借高卢的“鸡”,下自己的“蛋”,用超越时代的“术”,去快速攀登那终极的“道”。”
按照陈景的乐观估计,南洋完全可能在大毛之前,在47-48年之间,试爆自己的第一颗超级炸弹。
这意味着之后还是要在系统中花费黄金兑换核弹,才能跟在白鹰身后,趁鬼子投降之前,再核爆一次鬼子。
而之后,到47-48年,南洋就将成为真正的,全世界的第二个核大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成为冷战中的一极。
这时,首席秘书、未来张弛内定的南洋内阁辅佐(那两个字敏感词)张广松快步走进来,低声在张弛耳边汇报:
“总司令,刚收到高卢戴将军密电,确认矿石船队已通过苏伊士运河,预计下月抵达仰光。另外,金司长有事要向您汇报。”
张弛点点头,没再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