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还在四个庄子上挖了七个两亩大的池塘,平均每100亩地一个,用来养鱼和蓄水,鱼苗是他从空间里搞出来的,还放了一些虾苗,蟹苗,小龙虾,谁让他爱吃呢!古代就这一点好,没有监控,空间用起来方便多了。
等庄子里有稳定产出了,每周都会往府城送一次食材,多出来的则是卖了换钱。不仅家里吃食丰富了,这一进一出的可是余了不少钱下来。
不是他爱折腾,而是古代没有啥娱乐活动啊,放缓学习进度后,这不是多出来很多时间么?
这些事都是他在休沐日做的,每次去庄子,三个小子也都带着,小十岁的人,也算是半大小子了,不能因为读书就啥也不关心了,到时候五谷不分怎么办?不关心民生,就算科举入仕,也当不了啥好官。
家里没有女主人,所以管家的事也是刘玉溪自己处理的,这个事他是真的驾轻就熟,处理事情的时候也是带着三个小子,什么事情都是一通百通。
因着刘玉溪的另类教育,几个孩子倒也没长成书呆子,相反,性子还比较活泛。
他现在在家,唯一不能做的事就是:做饭!君子远包厨么!开始时,他都是站在厨房门口教家里的厨子,什么菜怎么做,现在厨子也培养出来了,遇到什么新吃食,他只要和厨子说一下制作过程就行。
人只要有事忙活,日子就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嘉乐九年除夕。
几个孩子十二岁了,因为习武,几人的身体都比较壮实,三人今年都要下场了,按赵夫子的话来说,子木,子林考个童生没有问题,子森考上秀才的概率五五分。
别管考不考得上,在家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花钱攒经验,绝对值得。
想到小三子今年要是侥幸考上了秀才,他们爷俩都能一起去考举人了,唉!就闹心!
三年时间,他的成绩已经稳定在甲班前十了,嗯,离前三名还早,依然在“中举靠走运”的那档。
你说今年他去不去参加乡试?参加吧,受了罪不一定能考上,不参加吧,万一考上了呢?就很操蛋!
忙着几个小子的县试,府试,刘玉溪都请假了,谁让孩子没有娘呢?可不就得他这个老父亲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