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快穿:什么时候才能混吃等死 > 第313章 古代农家举子5(第3页)

第313章 古代农家举子5(第3页)

到县学报道,参加完入学考试,被分到了丁班,这时他才知道:

因为院试三年考两次,而乡试三年考一次,科举又没有年龄限制,只要你愿意考,你就能考一辈子,这就导致了每年参加乡试的秀才,数量非常多。

为了减轻乡试的工作量,各地秀才每年都要参加一次科试,只有成绩名列一、二等的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

想着自己那被分到丁班的成绩,得,这下也不用有紧迫感了,他今年连参加乡试的资格都没有,慢慢学吧。

在县学上了一段时间课后,刘玉溪才知道赵夫子为什么要让他来书院读书。

因为县学每月都有月考,低等级班里的学子,如果连续三个月都能考到班上第一名,就可以升入上一个等级的班级。

同样,高等级班里的学子,如果连续三个月都是班上最后一名,就会降到下一个等级的班级。在这种考试制度之下,你就想想学子们有多卷吧,都是成年人,谁不要面子?

除了极少数混日子的学子,其他人不仅课上认真学习,课下也会相互讨论,辩证。时不时的小聚一下,都要找机会作两首诗。

要不在古代所谓的同窗之谊,同门之谊,怎么就那么铁瓷呢?那都是经历过多年的竞争,惺惺相惜下才能有的。就是搭个边,你都能在出事时,借一下班里名声大的学子的势。

古代读书人都讲究一个名声,名声不好的人,别说做官,就是科考你都没有机会,一个学子如果名声有碍,夫子就能直接把你逐出师门。

所以,你别管这些学子考中进士做官后,会不会变成贪官佞臣,反正在他考中进士被派官之前,那绝对都是人品贵重的。

这可就让刘玉溪啜牙花子了,她想象中的科举,就是自己一个人慢慢学,能考上就考,考不上就歇。

现在这个情况,比她读高三时还要卷啊!问题是已经在这了,他连条退路都没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