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快穿:什么时候才能混吃等死 > 第299章 年代小聋哑15(第2页)

第299章 年代小聋哑15(第2页)

趁着店面装修的时间,一大家子又包袱款款回了老家,不过这次就刘玉溪跟着,刘玉山他们三个都上班了,没那么多时间,而刘玉溪是直接放弃了毕业分配。

她准备这辈子就写写小说做做生意,家里人也知道她的情况上班也不方便,现在家里条件越来越好,又不怕孩子没饭吃,就没人说啥。

这次回家,是准备重建老宅的,顺便也要看看刘小柱两口子怎么安排,他俩也分配了工作,按刘老根和张大妮现在的想法,肯定是希望刘小柱两口子也去北京的,铁饭碗是啥,那都不重要。

而且现在房子的价格涨的挺快,他俩也怕小儿子两口子以后过得比不上两个哥哥,再影响兄弟感情。

两人的工作分配在市里,都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卖是不好卖的,不过可以办理停薪留职,所以等家里联系好施工队,兄弟三家又赶回北京了。

老家这边就刘老根两口子,刘玉溪和五个孩子在家,五个孩子每天在村里疯玩,而刘玉溪就跟着刘老根看着施工。

房子是按刘玉溪的想法盖的,在原来的宅基地上又往外扩了一圈,按照后世乡村小别墅的风格,用青砖建成的三层半大别墅,每层六间房子,三兄弟一家一层,顶上半层做杂物间,带上第四代也够住。

刘玉溪是不想以后麻烦,这时候农村还有不少土坯茅草房呢,到了90年代村里就大多会盖红砖瓦房,2000年的时候又会换成平房,等到接近2010年,又会变成乡村小别墅。

每一次扒了重盖都是一笔人力物力的投入,还不如一步到位,至少以后三四十年,刘家老宅是不用有啥大改动了。

这还是家里有钱了,而且现在的砖瓦钱和人工费便宜,刘老根和张大妮也是出去开阔了眼界,又考虑到以后也就过年才会回老家,这才同意的。

院子也是青砖的,刷半截白墙,全都按徽派建筑的特色建造,厨房,厕所也是一样,还在家里的井上盖了个小亭子,房子建成后,老漂亮了。

后来,村里的人家盖新房,都按照刘玉溪家房子做模板,也就是房间多少的区别,等城里人都开始往乡下跑时,村里可是开了不少农家乐。

快开学的时候,刘大柱几人就回来接人了,毕竟孩子太多了,现在出门不用介绍信,拍花子的也多了,这一家子老的老小的小,可不放心让他们自己坐火车。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