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快穿:什么时候才能混吃等死 > 第297章 年代小聋哑13(第1页)

第297章 年代小聋哑13(第1页)

这个时候离通知书上的报到时间还有三天,不过学校的迎新工作早就开始了。

刘玉梅和刘玉溪选的是文学系,可能是两人的名字比较相似,正好两人被分到一个寝室,倒也不用再去找老师了。

刘玉山和刘玉河选的是市场经济专业,也是在同一个寝室,安置好几人的行李,贵重物品放在身上,寝室里倒是有小柜子,可没有锁啊,还有很多东西要买。

中午在学校食堂吃了午饭,下午几人把东西买齐,因着刘玉溪让她爸多留两天,几人一起去逛逛北京,刘二柱想着身上带了不少钱,逛逛也行,晚上就住在刘玉山他们寝室。

后面两天,五人去天安门看了升国旗,逛了故宫,爬了长城,是的,两天去了三个地方,其他时间就在街上逛了逛,在影楼照了张相片。

等到学校正式报到时间到了,刘二柱和几个孩子的室友都打了个照面,也拜托过大家多照顾照顾自家孩子后,就打道回府了。

后面四人除了假期能回家,也就只能和家人书信往来了。

前两年,几人都是安安分分的上学,现在的学生卷啊,还是那种自觉的卷,在这种氛围里,你要是懈怠一点,自己都会心虚。

寒暑假回村里的时候,所有的大学生都得给村里的其他孩子补习,当然,村里人给算工分,务必要保证村里能考出来更多的大学生。

这番功夫没有白费,刘家村那几年每年都能出十来个大学生,直到村里全是应届生了,这项举措才停了下来。

80年的时候,市场经济已经开始复苏,北京街上已经可以看到很多小摊贩了,卖小吃的,卖衣服的,卖磁带的。

这个暑假,兄妹四人没有回老家,谁让刘玉溪天天在几人耳边念叨,要是能在这边买套房子就好了呢。

听多了,自然也有了这种想法。几人上学后的补助每月都有剩余,家里人也没要,也就每次回老家的时候,给家里人买礼物花点。可出来上学时,家里人又会加倍给回来,所以几人身上,最少的刘玉河都有二百多块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