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战斗刚刚打响就宣告结束了。
卢俊义一马当先,仗着全军最强的武力充当先锋,直接冲向了辕门。
驻守粮仓的叛军也并非等闲之辈,明明是伏击的一方,却也没有放松警惕,早早地就发现了贺应等人的靠近,并且做出了防备。
只是领头的那位将领,在看到卢俊义之后,竟然是一枪捅死了左右的两名将领,招呼麾下的亲卫临阵脱逃了,留下一群还没有反应过来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的叛军士卒,被卢俊义等人杀了个干干净净。
驻守粮仓的叛军总共才1000多人,又被对方的将领带走了一大半,只剩下了区区400多人而已,还没有指挥,更是因为同伴的突然背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士气大跌,哪里打得过近乎是亡命一搏的贺应等人。
在所有叛军被杀光的时候,贺应这支疲兵不过才伤亡了数十人而已,很多人都没有明白到底是如何获胜的。
唯有卢俊义清楚,之所以会这般轻松,只是因为那位暴起发难,背刺同伴的领头将领乃是徐宁,同样是他和孙立的“老熟人”。
靠着徐宁的“里应外合”,贺应这支残军顺利拿下了粮仓,快速收拾了营中的干粮,还带上了一部分粮食就快速撤离了,一边就着水囊中的冷水,嚼着干粮,一边快速奔跑,没有在粮仓停留多久。
…… ……
这一战,先是被夜袭,再是被下毒,又被伏击,好不容易重建的左武卫再度全军覆没,就连刚刚上任不久的大将军也被叛军中的几名猛将临阵斩杀,据说一人用的是枪,一人用的是青龙偃月刀。
左武卫加上锦凌郡各家族支援的家丁、护院,足足10余万人马,当场以及后续被俘虏的就高达5万多人,毕竟很多人不是不想拼命,实在是两天时间行军,只吃了一个半饱之下,都已经饿得没有了力气,连兵器都举不起来,如何能够反抗。
真正死伤的人数只有7万多人,其中有4万多人还是吃了有毒的饭菜被毒死的,根本就不是战死的,剩下的则是趁乱逃离了,其中除了贺应这路兵马之外,还有1万多人四散而逃,叛军也没有能够将人给抓回来。
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原本龟缩在三座县城始终没有动弹,用来迷惑左武卫的叛军终于离开了县城,与伏兵汇合,总兵力竟然高达40余万人。
40多万叛军,在短暂地休整了三天之后,带着大批粮草辎重还有攻城器械一路北上,遇到的每一座县城乃至府城都被攻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