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守住了城,可府军和青壮的伤亡也是极大的,虽然占据了地利,人数毕竟是处于劣势的,叛军的攻势没有什么章法,却是持续不断的,从早到晚,没有留下多少休息的时间。
没有足够的兵力,守城的府军和青壮只能用人命去填,渐渐地体力、精力消耗巨大之下,也有些撑不住了,损失同样过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一开始应征而来的青壮其实是不少的,可惜没有上过战场,不知道战场的血腥、残酷,在看到遍地的鲜血和尸体,以及红着眼睛拼命进攻的叛军之后,很多青壮心中的勇气都烟消云散了,逃离城头的青壮极多。
这等临阵脱逃,本应该被斩首示众的行为,却因为府军兵力不足、战力有限,加之都是老弱,怀有恻隐之心,没有能够及时制止,最终导致逃离的青壮越来越多。
如果事情没有发生别的变化,一直这般持续发展下去,只要攻城的叛军舍得损耗人命,不顾伤亡地持续猛攻,两座县城的青壮们坚持不了多久。
不过锦凌郡未曾被战火波及过,官府的地位没有受到冲击,信息的传递也是相当通畅的,因为距离的关系,郡衙的官员们还要比叶白先一步收到叛军破城并且屠城的消息。
高高在上的官员们可是被吓坏了,屠城这等事情威慑力可谓是十足,原本还不把这伙叛军当回事的官员们瞬间就把他们当成了大敌,必须要消灭的那种。
郡衙只有对府军的部分统兵、调兵权利,通常这等剿匪的事情也都是府军去做的,可府军的精锐已经都被补充到了左右武卫当中,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子,这样的府军根本就无力剿匪。
没奈何之下,郡衙的官员还有锦凌郡的富商大族们,只能是请求左武卫出兵剿匪,否则锦凌郡就全完了。
想要调动卫军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没有兵部的行文和调令,擅自调兵可是要被论罪的。
若是一些老资格的大将军,对兵权掌握极强,或者如同叶白这等,拥有侯爵爵位,并且游离在大秦军方之外的半私人部队,没有人敢乱来的。
巧合的是,左武卫因为孟承宣的叛乱,以及之前在武安郡的惨败,原本的将领遭到了清洗,包括原本执掌左武卫十数年的大将军,也被免职,押回京城论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