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从小欢喜走出去的大导演 > 第882章 油门踩死的院线市场(第1页)

第882章 油门踩死的院线市场(第1页)

杜悦琳丝毫不惧,洋洋得意的昂起头,像是得胜回朝的女将军。

只不过她的表情全放在其他人眼里,多少是有些得了便宜还卖乖态,于是纷纷在对着杜悦琳一阵谴责。

陈锦年的心思都在手稿上,简单和大家聊了几句后,便赶紧从人群出来,在旁边找个闲置的工位坐下,拿出手稿开始研究。

要说影视项目的立项过程,确实是有些太过于繁琐了。

如果是单人主导的项目,其实还好,就比如陈锦年自己手上的项目,他想要开拍,随时可以,不需要照顾外部投资方的情绪,不需要平衡各方势力,更不需要使用外部投资方看好的演员。

但是从外面接的戏,就没有这么简单了,从投资到发行,从主演到剧本,从创意到立项,每一个过程是异常麻烦,特别是近几年的项目,七八个投资方属于常态,有些戏甚至有二三十个投资方、五六个发行方。

如此多的公司都想在自己的盘子里多分一块蛋糕,必然会造成各种矛盾,进而引起相互之间的掣肘,这就非常麻烦了。

很不幸,陈锦年面对的《笨小孩》,就是这种异常麻烦的项目。

上次谈得不欢而散,现在一两个月过去的,项目的进展依旧接近接近于零,剧情剧情调整不了,投资投资降不下来。

三个亿的成本加一个亿的宣发,花这么多的钱来拍摄这么一个故事,能不能挣钱暂且不谈,陈锦年总感觉项目的投资方是在侮辱他的智商。

所以陈锦年现在的是在权衡,还要不要继续在项目里跟进,或者干脆跳过这帮人,他重新攒局拍一个同类型的故事出来。

因为根据他的规划,这种题材的制作费用不会超过八千万,随便找个档期上映都是能回本的,根本没必要硬装大片然后去争春节档。

春节档确实是躺着挣钱的档期,可就是因为春节档重要,才更要看重电影的票房潜力,如果定档的电影没有二十亿的票房潜力,还要硬上春节档,对院线市场而言就是一场灾难。

并且这种灾难,是可以预见的重大灾难。

陈锦年大概算过,以目前全国的电影院数量和大屏数量,想要做到盈亏平衡点,保证电影院不亏本,每年需要六百亿的票房,即使在去掉电影院销售饮料、爆米花和周边的收入后,也需要五百五十亿的票房才能维持正常运转。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