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儿的寇相观察了许久,又蹲在地上检查了一遍禾苗,惊讶地说道,“这种法子也是你观察出来的吗?”
“是一名昆仑奴给我提的建议,”李平安大道,“后续根据他的建议,我们加以研究,才有了今日的结果。”
“昆仑奴?”寇相的眼睛微微地眯了一下。
在大康昆仑奴非常多见,黑漆漆的,被阉割之后,身上总是有一股取值不散的尿骚味和很浓郁的体味。
寇相在京城的时候,见过太多的昆仑奴,也有很多门生想送一些给他。
可他却很喜欢,一是他不愿意驱使那么多奴仆,沉迷于享乐。
二是,他对这些东西很是嫌弃。
但没想到,就是那么下贱的人,在大康竟然能够提出如此有建设性的建议。
他觉得,李平安的这项农业技术,如果推广开来,肯定可以给粮食大规模增产,到时候不知道能多养活多少百姓。
心里想着,寇相的手没有停,伸手抚摸着磷肥,试图从其中看出其成分。
被加工过的废料,都是粉末,里面的成分非常复杂,单凭肉眼是无法观察出来的。
这就是李平安敢制作和售卖磷肥的底气,因为即便是找到了大致的原材料,不知道配比,生产出来的磷肥,效果也没有自己的好。
而李平安在听取工匠的介绍过程中,也找到了缺点。
他找来一堆原材料,进行了一一排查,并且现场对他们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
与那些喜欢说,太阳是从东面出来的,人每天活着必须吃饭的领导不一样,经过后世文化熏陶的李平安,是能够给出真正独到的简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