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村花的北宋市井生活 > 第172章(第4页)

第172章(第4页)

这丁氏就是不想自己一直反复的犹豫不决、才会逼自己迅速的做出决定,因此她一听妙儿这话、马上下意识的说道:“不用了、不用了,我已经考虑得很清楚了,我决定拿钱出来跟着你搏一把!”

丁氏说着脸上便有了孤注一掷、放手一博的神色,为了不再犹豫不决、她更是直接把银票塞到妙儿手上:“这七百两银子你收下吧,收好后给我写个条子,虽然我们是婆媳,但俗话说‘亲兄弟也要明算账’……这和银钱沾边的事儿我们还是白纸黑字的写清楚比较好!”

妙儿前世习惯了做什么交易都签订合同,因此她并不反感丁氏的要求,很快就按照丁氏的要求写了张条子给她。而得了丁氏这七百两银子后,妙儿自个儿再拿了六百五十两银子出来,再把张家和巧娘那边凑的七百五十两银子合到一块儿,这样一来、妙儿手头就有了两千一百两银子的本钱。

这本钱筹齐后,妙儿很快就找了牙侩当中间人、花了一千两银子买下先前看好的那十来亩水田,并且很快就让人把那十来亩水田都挖成池塘,每口池塘都挖深一到两米,蓄了水后就可以开始养蚌了。

因此池塘一挖好、蓄满谁,妙儿就率先干起了老本行,先是熟门熟路的买了草鱼、鳊鱼、鲫鱼等鱼苗,每亩水田分别放养一到两百尾,田埂上也照旧种了几排桑树,打算继续弄桑基鱼塘……

这鱼苗因妙儿以前养过、所以知道买什么样的鱼苗好养,但这用来养珠的种蚌妙儿却是头一回买,于是妙儿仔细的研究过后,最终决定狠下心花大价钱采买了一批捕自自然水域中的野生蚌,用野生蚌来养珠。

这买野生蚌时,妙儿刻意分别选了两处不同的自然水域,一处专挑雌蚌买、一处专挑雄蚌买,以这样的方式来保证种质的质量,提高后代的育珠性能。且妙儿还特意多花了些银钱、选了个头小的野生蚌买,因为蚌龄越小则珍珠质分泌机能越强,珍珠形成的速度也比较快,并且珍珠质量也会好上不少。

而蚌买回来后,接着便要进行投珠这项最重要的工序了!

因妙儿不想养珠这个法子泄露出去、让外人得知后依样画葫芦,因此投珠这项工序只能由张、徐两家的自己人进行。所幸的是张家这头张大郎夫妇、张三郎夫妇、张四郎再加上巧娘就有六人了,而徐家这头则有妙儿徐东临、徐东汉三人,张、徐两家人加一块儿一共有九人,一起动手投珠速度还不算太慢,预计几天就能把第一批珠蚌投完。

这投珠的法子也十分简单,妙儿他们只要小心翼翼的掰开蚌,把核桃、橄榄核等雕刻而成的小圆珠(大小可异)塞入蚌内,然后把蚌放养回池塘里就行了。

待所有的蚌里都塞了小圆珠后,妙儿等人便把事先买好的硅藻、金藻、绿藻、裸藻等饵料投进池塘里,这些饵料对珍珠养殖至关重要、因此妙儿一点都不敢有所马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