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出他语气里的犹疑,沈母问:“你们之间有矛盾吗?”
沈书临道?:“他很年轻,热情,有用不完的精力。”他还想说倔强,可是又没有说。
沈母便笑道?:“感情是需要磨合的。年龄有差距,你现在经历的,他还没有经历。他现在经历的,你可能已经忘记了。但用心处理,这?些都不是问题。”
她娓娓道?来,沈书临感觉堵在心口的东西略微松软了些,便笑道?:“我知道?的,谢谢妈。”
沈母便又和他闲话了几句,最?后说道?:“你帮我问问,如?果他不介意,能不能送一幅作品给我?正好客厅的墙上需要一幅挂画。”
沈书临道?:“好,我会去问他。”
第二天,沈书琴自然也知道?了这?件事情,同样?的,她让沈书临问问,能不能送她一幅画。母女两人都是教书的,半辈子和文史艺术打交道?,都知道?看一个人,最?直接的便是看他的作品。
从西藏回来后,姜一源忙着准备期末考试,沈书临也忙着处理公司事务。好几天后,沈书临才找到机会问他。
沈书临没有提其他的,只?是说母亲和姐姐都想在家里添一幅挂画,他想从自己家里选两幅送去,问姜一源介不介意。两人相处快一年,姜一源一点一点地磨,把沈书临家里的十六幅挂画全部换成了他自己的作品。
姜一源当然不介意,他热心地帮沈书临选。他问两人家里的摆设、分别是什么性?格,他来选最?合适的。
选之前他说:“哥,其他都可以,卧室和茶室的两幅不行。”
卧室里挂着《春色》,一簇热烈的玫瑰盛开?在白?墙上。
茶室里挂着《追冬》,飞机落地C市前,漫天飘雪,透过舷窗,看见了尘世?俚俗、万家灯火。
他说:“这?两幅是我为你画的,只?属于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