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想倒也合理,如今后宫主位众多,若诞育皇子便能轻易晋位,宫室只怕再难安置。这对身为主位的自己而言,反而是件好事,若新晋者凭生育之功便与她平起平坐,那她多年苦心经营、隐忍筹谋岂不全然付诸东流?念及此,董佳佳反倒对康熙压制位分的做法生出几分赞同之意。
果不其然,章佳氏出月后首次侍寝便触怒圣颜。康熙盛怒之下言辞犀利,直言她切莫以为诞育皇嗣便可自命不凡,终究不过是包衣出身,唯有恪守本分才是正道,休想借皇子要挟君心。
更斥责皇子乃天家龙嗣,能降生于她腹中已是莫大福分,若妄图以生母身份谋取晋封,趁早断了这份念想。末了,康熙命德妃严加管教,愤而离去。
这番斥责,虽针对章佳氏一人,却也将一众包衣出身的嫔妃尽数囊括其中。一时间,后宫风向骤转,先前众人对章佳氏的同情悄然化作不满。与她素来不睦的嫔妃更是借机前往启祥宫冷嘲热讽。
德妃对此未加阻拦,只下旨将章佳氏禁足宫中,罚其每日誊抄佛经,修身养性。至此,这场因诞育皇嗣没得晋位而起的风波才渐渐平息。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已至十一月。董佳佳愈发觉得,自过了而立之年,岁月流逝的脚步似乎愈发匆匆。前些时日,康熙驾临永和宫,特意向她透露,已为两位格格择定额驸人选,只待来年宣召入京,详察其品行。
听闻未来女婿出身博尔济吉特,董佳佳心中暗自欣喜,漠南距京不算遥远,巴林部与科尔沁部更是坐拥草原膏腴之地,自己的两位格格嫁过去,想来衣食无忧、生活富足。可即便如此,她仍难掩担忧,私下里又命族中亲信多方打探,务求先将额驸品行查探周全。
董佳佳心里明白,格格们断不会如此仓促出嫁。毕竟太皇太后将于来年薨逝,依制格格们需守孝,短时间内婚嫁之事必然搁置。然而,既然康熙已选定额驸人选,她便想亲自考量一番圣意。
若所选之人品行端方,日后夫妻二人琴瑟和鸣,自然是一桩美事;若康熙只是出于朝堂权衡,择得品行欠佳之辈,她也需早早提点茉雅琪姐妹,叮嘱她们不必强求情爱,维系相敬如宾的体面便罢。总归身为大清公主,只要自身立得住脚跟、看得开世事,即便不困于儿女情长,也定能活得比寻常女子更恣意洒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出数日,董佳佳便将康熙为格格们择选的额驸底细打探得一清二楚。所幸康熙并未全然将格格们当作维系政治的筹码,所选之人倒也堪配。毕竟她的两位格格身份尊贵,一位是皇上长女,一位是恭亲王长女,额驸家世自然不可太过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