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再这么折损下去,就算金军人和马撑得住,金军的工匠也打不了这么多的甲。
......
收到命令的萧寿奴儿啐了一口,然后命令他手下的士兵动起来。
他也不是第一次与岳家军交战了,自然知道对方多难对付,虽然金军与岳家军的交战中偶有胜利,不过却大多是击败岳家军的偏师,在面对岳飞本人的时候基本没有过胜绩。
虽然也有人吹嘘承州之战的时候曾经迫使岳飞撤退,还有人说王伯龙在采石矶之战击败岳飞、刘立、路尚等兵,获刍粮数百万计(实际是马家渡之战,当时的主帅是杜充,败因是一个姓王的统制怯懦畏战,临阵脱逃,与当时只是个偏将的岳飞实在是没有什么关联),不过萧寿奴儿知道这些都是自己骗自己的话,金军真碰上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每次都占不到便宜,不然也不会有人私下嚷嚷“撼山易,撼岳家军难”了。
但是他也知道如果自己不动起来,金兀术回头肯定要收拾自己,所以他命令契丹兵看好情况不要被岳家军的骑兵夹击,如果只是单纯正面作战,就算打不过岳家军,他自问也能坚持一段时间,到时候金兀术要是能把握战场机会,没准真能靠着人数优势击败岳家军。
收到命令的契丹兵开始行进,他们多是当初的契丹降兵,作战风格依然延续了昔日辽国军队的风气,既能骑射也能步战,由于甲胄劣于女真兵,所以往往采取轻装突击的办法。部队多装备角弓、长枪,再使用骨朵、短刀作为副武器,一些精锐甚至还带着连环马索用于绊马,遇到巡场宋兵也能发挥悍勇的优势。
但是他们碰到的是岳家军。
岳家军堪称这个时代最训练有素的军队,为了对抗金军的重骑兵和轻骑、甲骑的混合部队,他们的步兵手持长枪大盾组成方阵,中排持麻扎刀和长柄大斧,后排弓弩手远程压制,这种复合步兵方阵如果换成其他人来,必须要用车阵的方法才能保持对面对骑兵冲击的勇气。
(非贬义,历史上无论是汉军的武冈车阵,刘裕的“却月阵”,戚继光在北方对抗蒙古的大鸳鸯阵变种车阵,都需要战车作为辅助)
但是岳家军为了保持战场上的机动性,并没有用战车把自己的阵型围起来,而充当“车阵”这个角色的,就是岳家军最外围的士兵。他们拿着大盾排成一排,无论是敌人刀劈斧砍还是骑兵冲击,都不会后退一步。
而他们身后拿着长枪的同袍则会用长枪掩护他们,确保阵型的稳固。
这样的方阵在面对骑兵的时候就是能走路的堡垒,而面对步兵的时候,就是无法突破的血肉磨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