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清风精神一振:“师父有何打算?”
林青阳走到书案前,摊开一张宣纸,提起狼毫笔,蘸饱了墨。他的动作不快,却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
“第一,生活命理咨询。”他落笔,写下“民生”二字。
“这是明理堂的本。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婚丧嫁娶,这些都是最直接的需求。我们不能丢。但要更规范,更深入,更注重‘明理’二字,而非简单的吉凶判断。要让求助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能让他们把命运完全寄托在我们身上,而是要引导他们看清自己的命格特点,学会趋吉避凶,主动改善。”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墙上挂着的《玉匣真本》拓片。
“最近来求助的人多了,形形色色。我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人对命理一知半解,甚至被一些江湖骗子误导,走了很多弯路。有个年轻人,本来事业运不错,硬是被个‘大师’忽悠,辞了职去搞什么偏门投资,结果亏得血本无归,妻离子散。我给他看的时候,那股怨气和悔恨,几乎凝成实质。”
林青阳的语气有些沉重。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年轻人绝望的眼神。
“这种事,不能再发生。明理堂的咨询,必须承担起教化人心的责任。我要让每一个从这里走出去的人,都能更清醒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叶清风重重点头:“弟子明白。这一块,可以由几位已经能独当一面的师弟师妹们分担起来,师父您负责把控疑难。”
林青阳微微颔首,继续落笔。
“第二,命理理论研究。”纸上出现了“学术”二字。
他的眼神变得深邃起来:“《玉匣真本》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宇宙规律、人事变迁,绝非简单的趋吉避凶之术。历代先贤的智慧,不能在我们这一代蒙尘。我要成立一个专门的研究小组,系统整理古籍,结合现代科学,去伪存真,探究其更深层次的哲学和科学内涵。”
他想起电视辩论时,那位科普作家的质疑。虽然他赢了辩论,但内心深处,他知道命理学想要真正被主流社会接受,还需要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现代化的阐释。
“我要让命理学,堂堂正正地走进象牙塔!而不是始终被视为旁门左道,迷信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