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推开大院铁门,还没走进院子,就看见两位妇女坐在门外的石阶上。
其中年纪稍长的一位正在用手帕捂着眼角,轻轻抽泣;她身旁一个穿着朴素但还算干净的小姑娘也在抹泪,脸颊微微红肿。
这两个人正是他的表妹和亲大舅妈。
“大嫂,圆圆,”欧阳杰语气平静却也带着些许无奈开口,“我知道你们今晚是来求见老爷子的。但他刚刚才回府,并且有要事商谈,我们欧阳家也不方便将外人引进正堂。你们看这样好不好,这些钱拿去应急,买点杂粮度个两个月,之后我会让管事的再给你们送些补贴来。”
说完,欧阳杰掏出二十块钱放在地上铺开的手帕上。
这点钱虽不多,可在这年月,也够普通人家维持一段时间生计了。
小姑娘却并不买账,脸上浮现出不满与不甘的神情,低声嘟囔道:“姑姑啊,杂粮太粗了,根本吃不下去。我要考文工团的!我才不吃这些东西!”
欧阳杰听到这话忍不住走上前来插嘴:“你说你要考文工团都几年过去了,我怎么从来没听说你有什么消息下来过?”
还未等小姑娘反应过来,谢景兰的声音就已经响起,那语气里带着几分责怪:“如果你真愿意开口说句话帮帮圆圆,说不定她早进了文工团了呢?到时候面试通过了不说,找个好婆家也能更有底气,说不定都能嫁进领导家,享一辈子清福。”
而这位口出此言的女子,正是欧阳杰的亲生母亲——谢景兰。
她在欧阳家的地位很微妙。
第一件功不可没的事,就是为欧阳家延续香火,生下了三位能干又争气的儿子。
第二嘛,则是在暗地里不断将家里一些细软、银两偷偷拿回去贴补娘家人。
这种做法早就在欧阳府传开了,并不算是什么秘密。
也因此,欧阳杰的父亲早就不再让她掌管家务事务,每月只批拨六十块作为零花钱。
然而其中一大半最终仍会悄悄落在她的两个娘家兄弟也就是欧阳杰的大舅子和二舅子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