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刘基再次点头,“凡无大恶,愿为新朝效力者,皆可留任。”
“蜀中百姓,久经战乱,困苦不堪。”诸葛亮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亮恳请大司马,仿关中旧例,免蜀地十年赋税,使其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十年免赋!这几乎是掏空新朝在蜀地收益的请求!张辽、徐晃忍不住微微动容。
刘基深深看了诸葛亮一眼。这位丞相,即便在穷途末路,依旧在为蜀地百姓争取最大的喘息之机。他沉吟片刻,最终颔首:“准。蜀地免赋十年,与民更始。”
诸葛亮紧绷的肩线终于微微松弛,他深深一揖:“大司马仁德,亮代蜀中百万生灵,谢过。”他直起身,从袖中取出一卷帛书,“此乃蜀地山川形胜、郡县户口、府库仓储之详录,并…都江堰历代修缮之法与历年水文记录。”他双手奉上,“蜀地之利,首在水利。都江堰维系成都平原千里沃野,其法精妙,关乎万民生死。亮愿以此献于大司马,望大司马善用之,保蜀地永无水患。”
都江堰治理技术!这才是蜀汉真正的、无形的政治遗产!诸葛亮以此作为最后的筹码,为蜀地争取一个平稳过渡的未来,避免技术断层导致民生凋敝。这份用心,深沉如海。
刘基接过帛书,入手沉重。他自然明白这份图纸的价值,远胜千军万马。他郑重收起:“先生放心,此利国利民之器,孤必善加维护,使其永续。”
诸葛亮点了点头,不再多言。该争取的,他已尽全力争取。剩下的,便是那无法回避的仪式。
三日后,汉中受降台。
高台之上,刘基玄袍玉带,按剑而立。台下,刘基大军甲胄鲜明,刀枪如林,肃杀之气直冲霄汉。
一队素白的身影,自南面缓缓而来。为首者,正是蜀汉皇帝刘禅。他脱去了帝王冕服,仅着一身素白布衣,面色苍白,眼神空洞,在关平、张苞(二人皆着素甲,神色悲愤而复杂)的护卫下,一步步走向受降台。他的身后,是同样身着素服的蜀汉文武百官,个个垂首肃穆,步履沉重。
诸葛亮走在刘禅身侧,神色平静,目光却深邃地望向高台之上的刘基。这一刻,他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又仿佛背负了更深的寂寥。
刘禅走到台前,脚步虚浮。他抬头望向高台上那个威严的身影,嘴唇翕动,最终在诸葛亮平静目光的注视下,缓缓屈膝,跪倒在地。
“罪臣…刘禅…”他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颤抖和屈辱,“率…率蜀汉君臣…归顺大司马…天命所归…不敢违逆…”
随着他的跪拜,身后蜀汉文武百官,包括关平、张苞,亦齐刷刷跪倒一片。黑压压的人群,无声地宣告着一个政权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