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 第151章 惊雷北顾·铁源困局(第4页)

第151章 惊雷北顾·铁源困局(第4页)

“丞相…”亲卫的声音将诸葛亮从痛苦的回忆中惊醒,“时辰到了,该去为关将军送行了。”

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心潮,眼中只剩下更深的决绝。他起身,换上素服,走向汉寿亭侯府。

灵堂之上,白幡低垂,香烟缭绕。关羽的灵柩停放在正中,那张枣红色的威严脸庞此刻一片安详。关平、关兴兄弟二人披麻戴孝,跪在灵前,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悲愤与茫然。诸葛亮亲自主持,素服扶棺。望着棺椁中那张熟悉的面容,望着关平兄弟,巨大的悲怆和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云长兄,终究未能等到还于旧都的那一天…你的后人,又能否撑起这摇摇欲坠的江山?先帝的托付,汉室的希望,如同沉重的枷锁,压得他几乎喘不过气。

关羽的哀思尚未散去,不到半月,车骑将军府再传丧钟:张飞因关羽之死悲痛过度,加之早年征战积累的伤病,竟在醉酒后暴卒于府中!这位与关羽情同手足、以勇猛刚烈着称的万人敌,也追随二哥而去。

噩耗传来时,诸葛亮正在批阅南中军报。他手中的笔猛地一顿,一滴浓墨在帛书上洇开,如同心头滴落的血。他闭上眼,耳边仿佛又响起了白帝城先帝临终前那沉重而绝望的叹息:“朕…朕看不到了…” 紧接着,是张飞那如同惊雷般的怒吼在长坂坡回荡…如今,桃园结义的三兄弟,竟已凋零殆尽!蜀汉的脊梁,先帝留下的肱股重臣,一个个离他而去!

张飞的葬礼更为仓促。张苞手持父亲留下的丈八蛇矛,跪在灵前,虎目含泪,沉默如山。诸葛亮望着灵堂前那杆蛇矛,眼前仿佛又看到了那个在当阳桥头一声怒吼喝退百万曹兵的猛将身影。翼德兄,性情如火,却也如烈火般燃尽了自己…你的猛志,又能否在苞儿身上延续?而自己,又能否在这风雨飘摇中,守住先帝托付的江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关、张二将的相继陨落,如同抽去了蜀汉的两根擎天巨柱!朝堂之上,弥漫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悲凉和恐慌。老一辈的柱石凋零殆尽,新一代的将领尚未完全成长起来。赵云虽在,然年事已高;魏延勇猛,却性情骄矜;王平、张嶷等将,或资历尚浅,或独当一面之力不足。而关平、张苞等年轻一代的将领,虽承父辈勇烈,却终究欠缺独镇一方的威望与经验。

蜀汉的将才,从未如此紧张过!

“蜀汉…蜀汉啊…”诸葛亮在心中无声地叹息。外有刘基这头已然成型的北方巨兽虎视眈眈,内有南中叛乱、将才凋零、铁器匮乏的困局。蜀汉的未来,如同行走在万丈深渊之上的独木桥,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而先帝临终那殷切的目光和沉重的托付,如同无形的鞭策,让他不敢有丝毫懈怠。

葬礼的哀乐尚未散去,诸葛亮已强压下心中的悲痛与对先帝的追思,再次召集重臣。

丞相府议事厅内,气氛肃杀。王平、张嶷、关平、张苞等将领肃立两侧,李严、费祎、董允等文臣垂首恭听。

诸葛亮的目光扫过众人,在关平、张苞年轻而充满复仇火焰的脸上稍作停留,最后落在那张摊开的南中地图上,手指重重地点在朱提的位置,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决绝:

“南中雍闿、孟获复叛,虐杀汉吏,劫掠百姓,截断商路,已成心腹之患!更兼其地…蕴藏我蜀汉急需之物!此患不除,国无宁日!我意已决,亲率大军,再征南中!王平为先锋,张嶷、马忠随军!关平、张苞为中军护卫!李严总督粮秣,费祎、董允留守成都,辅佐陛下,总理政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