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铁?”诸葛亮冷笑一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那刘基的铁器,何以削铁如泥,坚不可摧?莫非他得了天外神铁不成?!”
他猛地一拍身前几案,发出“砰”的一声巨响,震得殿内众人心头一跳:“分明是尔等督造不力!管理松散!致使工匠懈怠,技艺不精!更有甚者,以次充好,中饱私囊!此等行径,与资敌何异?!”
“臣…臣万死!”李严浑身颤抖,伏地不敢抬头。
“传令!”诸葛亮的声音斩钉截铁,不容置疑,“即日起,成都、汉中所有官营工匠坊,实行‘军管’!由费祎总领,董允协理!坊内工匠,一律登记造册,编入军籍,按伍编组!所有匠户家眷,迁入指定坊区居住,严加看管!坊内进出,凭军令符节!物料采买、成品交割,皆由军司马亲自核验!敢有懈怠、舞弊、泄密者,无论何人,立斩不赦!家属连坐!”
“诺!”费祎、董允肃然出列领命。殿内气氛瞬间凝重如铁。所有人都明白,丞相这是要以最严酷的军法,勒紧蜀汉军工这最后一道命脉!
深夜,丞相府书房。灯火如豆。
诸葛亮独坐案前,面前摊开的,是北伐大军伤亡将领的名册和残破的兵器样本。跳跃的烛火在他清癯的脸上投下明暗不定的光影,更添几分疲惫与凝重。
他的手指拂过一柄卷刃的环首刀,冰冷的触感如同战士临死前的绝望。耳边仿佛又响起了街亭那震天的喊杀声,看到了那些蜀军将士在魏军精良铁甲和锋利刀锋下,如同麦子般倒下的惨烈景象。郭淮的铁骑冲锋,张苞的蛇矛崩断,关兴的盾阵被重戟撕裂…一幕幕,如同尖刀般剜着他的心。
“铁…铁器…”诸葛亮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北伐失败,千头万绪,归根结底,是国力的巨大差距,而这差距的核心,便是这锻造兵甲的“铁”!蜀地缺铁,铁矿贫瘠,冶炼技术更是落后。将士们用血肉之躯,如何抵挡刘基那钢铁洪流的碾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拿起一份来自南中的密报。上面详细记载了南中豪帅雍闿、孟获等人再次叛乱,占据越嶲、益州等郡,截断商路,劫掠汉民。而在密报的末尾,一行不起眼的小字引起了他的注意:“…朱提(今云南昭通)山中,蛮人掘得‘黑石’,质密而坚,可熔炼…其地有溪,水赤如血,疑含铁砂…”
朱提!黑石!赤溪!
诸葛亮的眼中猛地爆发出锐利的光芒!他想起了古籍中关于“朱提银”和“朱提铁”的零星记载!南中!那片被视为蛮荒瘴疠之地的南中,竟可能蕴藏着蜀汉赖以续命的命脉——优质铁矿!
一股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决绝涌上心头。北伐中原,匡扶汉室,是他毕生的夙愿。然而,没有铁,没有坚甲利刃,这一切都是空谈!南中叛乱,看似是疥癣之疾,实则是卡在蜀汉咽喉的毒刺!必须拔除!为了那可能存在的铁矿,为了蜀汉的未来,他必须再征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