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玄德公,你的仁义能防弹吗? > 第131章 城坚墙厚攻坚难,马钧苦思破城策(第2页)

第131章 城坚墙厚攻坚难,马钧苦思破城策(第2页)

“小心温度!火候差一丝,铁骨就酥了!”老铸匠的吼声压过了风箱的轰鸣。铸造如此巨大且需要承受高压的部件,容不得半点闪失。另一边,青铜铸造区同样热火朝天。用于气缸内壁的青铜,需要极高的硬度和耐磨性。匠人们反复调整着铜锡铅的比例,熔炼、浇铸、打磨……内壁必须光滑如镜,才能减少活塞运动的摩擦损耗。

最精细的活计落在几位专攻机关的老匠人身上。他们围坐在一张特制的石台旁,台面上固定着一块巴掌大小、厚达寸许的青铜坯料。每人手中都握着细如发丝的金刚石钻头和精钢刻刀,全神贯注地在一块青铜板上雕琢着。这是未来“阀门”的核心部件——一块布满复杂孔道和凸轮结构的控制板。每一个孔洞的直径、深度,每一道凸轮的弧度和角度,都必须分毫不差。汗水顺着他们花白的鬓角滴落,在光滑的青铜表面晕开小小的水渍,又被他们用最细软的麂皮轻轻拭去。

“钧公,您看这密封……”一个匠人抬起头,脸上带着深深的忧虑。他指着图纸上锅炉与气缸的连接处,“如此高压之下,寻常麻绳油浸密封,怕是瞬间就被冲开了。”

马钧蹲下身,凑近那正在打磨的青铜板,眉头紧锁。密封,是横亘在眼前的第二座大山。他沉吟片刻,目光扫过角落里一堆试验后废弃的兽皮和胶泥。“试试多层复合。”他沉声道,“最内层用浸透鱼胶和细铜丝编织的软铜片,贴合缝隙。中间层用揉制到极致的牛皮,多层叠加。最外层……用我们新制的‘油浸石棉绳’(注:马钧团队利用天然石棉纤维浸泡特制防火油脂制成),紧紧缠绕箍死!每一层接口必须错开!”

他拿起一块边角料,亲自示范如何将软铜片剪裁成特殊形状,如何将牛皮一层层捶打贴合。匠人们屏息凝神,仔细记下每一个细节。空气中弥漫着焦糊味、金属味和汗水的咸腥,混合成一股令人血脉贲张的、属于创造与征服的气息。

十日后,第一台原型机的核心部件终于组装完成。它被安置在工坊区最深处、用夯土墙特别加固的试验场内。没有图纸上那庞大的投石臂,只有最核心的动力部分——那座一人多高、黑沉沉的铸铁锅炉,通过粗大的青铜管道连接着同样巨大的气缸。气缸上方,一根碗口粗、裹着多层牛皮的硬木活塞杆笔直地指向天空。整个装置充满了原始而粗犷的力量感,像一头沉睡的钢铁巨兽。

“注水!”马钧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工匠们推动沉重的绞盘,将早已备好的冷水通过特制的注水口灌入锅炉。水位观测孔内的水面缓缓上升。

“点火!鼓风!”

鼓风炉的轰鸣声陡然加剧,炽热的空气被疯狂压入锅炉底部的燃烧室。上好的石炭被投入,火焰由赤红转为刺目的白炽。锅炉外壁的温度开始急剧攀升,靠近它的人能感受到滚滚热浪扑面而来。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密闭的锅炉内,水温迅速升高,翻滚,沸腾。强大的蒸汽开始在密闭空间内积聚,压力表的指针(注:简易水银压力计,马钧根据液体连通器原理自制)开始缓慢而坚定地向右偏移。锅炉外壁发出低沉的“嗡嗡”声,如同巨兽压抑的咆哮。连接锅炉与气缸的青铜管道微微震颤,多层密封在高温高压下被紧紧压实,发出细微的“吱嘎”声。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马钧死死盯着压力表,汗水浸透了他的后背。当指针艰难地越过一个标志着“危险”的红色刻度时,他猛地举起手,嘶声下令:“开阀!泄压!”

负责操作阀门的匠人,是一个臂力惊人的壮汉。他深吸一口气,双手握住一根碗口粗、连接着复杂杠杆的青铜扳手,用尽全身力气猛地向下一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