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没灭,他们也能够逃过罪责。”
“所以在臣看来,那血屠阎罗之名,不过是双方商量好的计谋,越是宣扬赵诚的神威,那些早就想要投降的韩军就越是没有罪责。”
“至于什么八千尽屠三万之事,恐怕都是杜撰出来的。”
“还有殿前斩杀相国八百门客之事,也是秦国为了示威而刻意宣扬。”
“那醉屠子多年前还有些厉害,如今这么多年过去,早就老得不行了,被推出来杀了示威诸国,何以证明那赵诚威势?”
“臣亦查过此人,此人说到底不过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罢了,就算有些勇力,又哪有传闻之中的那般玄乎?”
他这一番推测,大半都是以己度人,没有什么实证。
偏偏赵王迁还很吃这一套,心中为之放心了不少。
心里舒服了,看郭开就更是顺眼了。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春平君赵佾越众而出,“陛下,臣以为相国此言不妥,其言大多都是揣测,而没有实证。”
“秦国以军功封爵,法律严苛,若无实打实的军功,如何能够封爵大良造,又如何以十六岁少年之身,受秦王重用,率领血衣军?”
“秦王此人,极有识人之能,不会错判的,所以臣以为,此人不可不防!”
赵佾是赵孝成王之子,赵悼襄王的兄长,他多次劝谏赵王迁重用李牧、疏远奸佞,但因权力被架空而失败。
如今看到如此关键的时刻,郭开还在胡说八道,再也忍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