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书屋

百书屋 > 儒道读书人 > 第三十章 民贵君轻(第7页)

第三十章 民贵君轻(第7页)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孟子认为人民最为贵重,其次是国家,君王为轻。

得到百姓认可的人做天子,得到天子认可的人做诸侯,得到诸侯认可的人做大夫。

诸侯危害社稷的时候,就改立诸侯。

祭品丰盛,祭品洁净,祭扫按时举行,但仍然遭受旱灾水灾,那就改立土神谷神。

这便是孟子提出来的思想。

作为一个拥有九年义务教育的人,杜宁深知“民”这个字的含义。

一个“民”字,代表的是集体。

这篇经义,便是要让考生以自己的文章,围绕“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来阐述自己的主要观点。

杜宁想了想了,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

“得民心者得天下。”

这是华夏文明中最为精髓的一句话,可见“民”这个字的重要性,得不到民心认可的君王,他的王位是无法长久的。

杜宁打算以此为破题思路,引经据典阐述经义。

喜欢儒道读书人请大家收藏:()儒道读书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